毛尖茶為什么發(fā)混:毛尖芽頭在每年春天被采摘作為原料,其芽頭的含氨基酸物質(zhì)尚在積累階段,而制作時需經(jīng)過反復揉捻及搓毫,揉捻時茶毫部分發(fā)生脫落,制成干茶后茶毫附著在干茶表面,沖泡時茶毫溶入水中,導致茶湯發(fā)混,發(fā)混亦為毛尖茶的一大 特色,屬于正?,F(xiàn)象。
關于毛尖茶湯發(fā)混的原因:
一般來說,由于毛尖茶原料細嫩(芽頭占比高),制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道“做形”的工序。
“做形”工序是決定茶葉外形品質(zhì)特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操作法是將三揉葉投入鍋中,用雙手將鍋中茶葉抓起,五指分開,兩手心相對,將茶握住團揉 4~5轉,撒入鍋中,如此反復數(shù)次,待茶葉含水量減至 15~20%時,略升鍋溫,雙手加速團揉,直到滿顯白毫,再經(jīng)過初烘、勻小堆和復烘達到足干 ,勻拼大堆后,入庫收藏。
所以會形成做干茶白毫顯露、茸毫比較多的特點(一般裝茶葉的袋子也會附著茸毫),當我們沖泡時,茸毫脫落與水交融,所以會出現(xiàn)短暫的渾濁,稍微擱置一會即可。所以茸毫多不代表茶葉不好,反而會使得口感更加鮮醇、茶湯口感更加豐富。
茶葉芽頭含量:
1.綠茶
一般而言,以純芽制作的名優(yōu)綠茶一般會有芽頭六至八萬枚左右。例如:漢中仙毫、竹葉青、雀舌等芽頭茶,而據(jù)科學的數(shù)據(jù)調(diào)研如下:1克綠茶大約有112顆芽頭!
1斤綠茶=500克112=56000顆芽頭。
2.白茶
用芽頭制作成的白茶,稱為白毫銀針;用芽葉(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制作而成的,稱之為白牡丹;用芽葉且?guī)в写执蟛韫#ǘ酁橐谎咳模┲谱鞫傻?,稱之為壽眉。
1克白毫銀針=50至98顆芽頭,一次采摘一個芽頭,1斤白毫銀針=500克×98=49000顆芽頭。
3.黃茶
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用芽頭制作成的黃茶,有蒙頂黃芽、君山銀針、霍山黃芽茶等。一般來說,特級蒙頂黃芽茶青采用明前全芽頭制作。
每500g干茶需要4萬—5萬個芽頭,也差不多是在五萬芽頭。
4.紅茶
主要是金駿眉,金駿眉的采摘要求采取新鮮的茶芽,摘取芽頭最鮮嫩的部位。
每500g金駿眉需6-8萬顆芽尖,而每天一名女工只能采芽尖約數(shù)千顆。
結語:
茶葉如此,5萬顆也有才能做一斤好茶,制作之艱,實屬不易,但正是如此,成就了豐富、甘甜爽口的味道。生活亦如此,每一件小時都是未來美好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