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茶堪酒滿,通俗的說就是給客人敬茶,要半滿,敬酒,則要溢滿。其實,這都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也一些生活中對于美滿生活,祝福等習(xí)慣成自然的一種慣例。
我國歷來就有“客來敬茶”一民俗。古代的齊世祖、陸納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劉貞亮贊美“茶有十德”,認(rèn)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時期,眾多的文人雅士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頌和描寫過茶葉。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人客來訪馬上奉茶。奉茶前應(yīng)先請教客人的喜好。俗話說:酒滿茶半。奉茶時應(yīng)注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溫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同時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端出的茶色要均勻,并要配合茶盤端出,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
倒茶要淺倒酒要滿,茶壺嘴不能沖著客人。這是中餐餐桌禮儀,西餐酒也不能滿。咖啡勺是用來攪勻拌奶和加速糖塊溶化的,不可以用來舀咖啡喝。電話禮儀是主叫方說完再見扣放電話。介紹禮儀是把不重要的人介紹給重要的人。
在南方有句待客語,叫茶堪酒滿,待客時茶必須堪,意思是說,客人請慢用,我隨時為您這不滿的茶斟上;酒滿就是說,朋友,如果你把我當(dāng)哥們這酒你也不在話下,瞧,關(guān)系多親近啊。如果在店家要打烊了,你還竄進(jìn)去,店主會笑哈哈地倒上一杯茶,可茶卻是滿滿一杯,那意思是說,不好意思,要關(guān)門了,你喝完這杯,請慢走,嘿嘿,禮貌又不傷人。
淺茶滿酒,說的是意境,并非茶非得淺而酒非得滿。只是這樣說的人多了,大家便也約定俗成,說倒茶了,便道淺,淺淺;說倒酒了,便道滿,滿滿了。
茶要淺,有個道理,叫十分水的容量,倒?jié)M七分,留得三分人情在;酒要滿,是因為酒乃陽剛之物,要的便是那種精神的張狂,個性的張揚和動作的夸張吧,是一種情懷的釋放,當(dāng)一杯滿酒被一飲而盡,杯底向上時,那種英雄豪氣隨著酒杯的傾斜而奔放出來,展示的是人性的博大胸懷和生命的圓滿。這時酒之味道也就不是主要的了,那是一種生存狀態(tài)的抒情,可謂是喝酒的最高境界.酒漫出酒杯就叫做益(溢)了,你不想益嗎?
如今,社會大眾對于個人健康的管理水平穩(wěn)步提升,大家逐漸傾向于用健康的方式飲酒,拒絕過量飲酒和飲用劣質(zhì)酒。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多的也倍加推崇“適量飲酒,高興就好”這一觀點。
正所謂:少喝酒,喝好酒;常飲茶,飲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