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黃芽在歷史上始于唐,興于明、清。在古時被譽為“仙芽”,又稱抱兒鐘秀。
相傳,唐太宗的御妹玉真公主李翠蓮曾在霍山掛龍尖上的一座庵廟削發(fā)為尼,
當住持。因其從小酷愛飲茶,小小年紀幾乎飲遍了國內名茶?;羯绞侵狞S芽茶之鄉(xiāng),在誦經弘法之余,玉真公主也會帶領眾尼采茶制茶。
后來她得知抱兒峰出產一種極品茶,便于每年春季谷雨前帶領眾尼到那里采摘茶葉,精心烘制成茶。
公元641年,太宗之女文成公主與吐蕃的松贊干布成親前,玉真公主將親手采制的抱兒峰黃芽茶送給皇兄品嘗,還有一包茶籽作為送給侄女成親的禮物。
唐太宗品飲后,親自賜名并題寫“抱兒鐘秀”的茶名,同時納為朝廷貢茶,歲貢三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