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六君子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則、茶夾、茶針。茶藝六君子的用途:茶漏是導茶入壺的工具;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則用于量取茶葉;茶桶則為稱為物件的容器;茶夾主要是清洗茶杯茶具時的防燙工具。
茶藝六君子指什么:
1.茶漏
茶漏是置茶時放在壺口上的,導茶入壺的工具,目的就是防止茶葉漏出壺外?,F(xiàn)在很多茶壺都比較小,茶漏是必備品茶筒:用來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
2.茶針
可用于通壺嘴,一般以竹制為多,后來也可于撬茶,材質(zhì)便豐富多樣起來,鐵、銅、銀、瓷等皆有。
3.茶則
是量取茶葉用的,一般用于顆粒型的烏龍茶,經(jīng)驗豐富的茶師不用稱茶也可憑茶則估計投茶量
4.茶筒
主要是用來呈放茶鑰、茶則、茶漏等物件的容器。
5.茶匙
一般用于條索型茶葉取茶(從茶葉罐中),或用于投放茶葉。
6.茶夾
主要是清洗茶杯茶具時,避免手被開水燙到而使用。同時也可用來夾取茶壺中的茶渣。即防燙,又衛(wèi)生。
茶藝六君子的典故:
“六君子”三個字出自蘇東坡詩集中《送周朝議守漢川詩》:“茶為西南病,甿俗記二李。何人折其峰,矯矯六君子?!边@里還有一個典故:
宋神宗時期在成都設置茶場司,當時茶葉被官府壟斷銷售,普通百姓不能銷售茶。西南茶貿(mào)易給國庫帶來大量收入,西南地區(qū)種茶的百姓卻苦不堪言。
師道、正儒、張永徽、吳醇甕、呂元鈞、宋文輔等六位官員向朝廷建言開放茶葉流通,卻被貶官,流放到苦寒之地。這六位君子為了茶葉的流通犧牲了自己的仕途,甚至犧牲了全家人的幸福和生命,在利益面前保持正義和正確言論。他們這種“舍生取義”的高尚情操,就是中國儒家知識分子畢生追求的“文死諫、武死戰(zhàn)”精忠報國的無私情懷。
受這些君子建言的影響,后來茶葉通商終于得到批準,西南地區(qū)的百姓種茶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茶農(nóng)、茶商們都很感激這六位官員的奉獻行為,愛茶的大文豪蘇東坡稱贊他們六人為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品格高尚,讓我們飲茶時多了一份敬畏,這六位君子將時刻陪伴在我們身邊,他不僅是茶桌上的境界,也是我們追求的精神,有了他們我們進一步認識了茶道,喝茶喝的一種感覺:人泡茶的感覺,茶具帶來的感覺,人與人之間的感覺。
茶,性靜而不燥,于平時中不見世間過,恬淡有度,平等待人。茶道六君子,打開了茶的方便之門,可度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