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是女性護膚保養(yǎng)品中常用到的一種植物,也是食用、觀賞種植的常綠植物,所以今天在這里就來了解下蘆薈的種植方法,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下哦!
一、蘆薈的基本情況
1.蘆薈的別名和產(chǎn)地
蘆薈是多年生的常綠草本植物,也用作蘆薈屬植物的“泛稱”。他也被叫做庫拉索蘆薈、中華蘆薈、油蔥、洋蘆薈、翠葉蘆薈、美國蘆薈等,是原產(chǎn)自非洲熱帶干旱地區(qū)的植物,現(xiàn)今在全世界幾乎都有分布,二期不少地方噶油野生蘆薈的分布,據(jù)了解目前野生種大概在三百種以上。
2.蘆薈的外部形態(tài)
蘆薈是莖較短的多肉質(zhì)的植物,葉片肥厚多汁呈條狀披針形,基部寬頂端尖,頂端部分該長有小齒;整個植株的高度在六十到九十厘米不等,花朵稀疏排列的下垂,淡黃色的花瓣上長有些許紅斑,每年的二三月份會開花。
3.蘆薈的價值
蘆薈中的粘液有抗衰老、促進愈合、強心活血等等作用,而且蘆薈制品對人體皮膚有著良好的滋潤、美白、保濕、消炎等的效用;另外蘆薈所蘊含的多種元素正是人體細胞所需要的,所以保健效果也是很明顯的,現(xiàn)在蘆薈除了作為保健、藥用外,還被廣泛的飲用在飲料、果汁、罐頭等等中。
二、蘆薈的種植方法
在介紹蘆薈的種植方法之前,先來簡單說說他的繁殖。蘆薈繁殖方法包括分生繁殖和扦插繁殖兩種,前者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具體是將幼株從母體分離出來后另行栽植,形成獨立生活的蘆薈新植株;后者則是良種繁殖的常用方法,是可以用不帶根的蘆薈主莖和側(cè)枝下端進行繁殖的方法。
1.種植蘆薈要選擇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砂質(zhì)壤土,將土適當施以廄肥或堆肥后要記得耕細耙平,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如果是盆栽蘆薈就最好是摻雜一些砂礫或者腐葉草灰,雖然蘆薈喜歡沙壤土,但是砂質(zhì)的量不能過多,否則容易造成水分和營養(yǎng)的流失。
2.一般蘆薈分株繁殖選擇在春季的三四月或者是秋冬的九到十一月,育苗成功的蘆薈就要及時的進行定植,通常是每穴栽種一株蘆薈,在定植時要注意根部的舒展,覆土壓緊后根據(jù)土壤的干濕情況來確定是否要澆水,另外高溫烈日要適時的進行遮陰。
3.栽種好的蘆薈要注意澆水,在夏天可以每一兩天的早晚澆水一次,其他時間根據(jù)土壤濕潤度決定,雨季雨水多久要及時的排水。盆栽蘆薈春天一周澆水一次,夏秋季節(jié)就三五天澆水一次,冬季可以兩周澆水一次。
4.蘆薈一種怕冷的植物,一般在五度左右就會停止生長,而在零度以下就容易被凍傷死亡,所以在冬季和北方初春時要注意給蘆薈保溫防寒;另外蘆薈的光照也要充足,這樣才能長的更好。
5.為了促進蘆薈的生長,露地種植一定要及時施肥,一般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結(jié)合化肥。每年施化肥3-4次,每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混合尿素6kg,過磷酸鈣50kg。而盆栽的蘆薈盡量的施用有機肥、腐熟的餅肥、蚯蚓糞肥。
6.在蘆薈的生長過程中要注意炭疽病、褐斑病、枯葉病等的侵害,在防治病蟲害時要做到科學防治,以預防為主,及時的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
看完上面的內(nèi)容是不是覺得蘆薈的種植業(yè)沒有那么難了?想要種植蘆薈的朋友不妨按照這個方法試一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