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石斑魚常見病害有哪些?龍石斑魚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魚,龍石斑魚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等特點,備受消費者喜愛,但在實際的養(yǎng)殖過程中,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寄生蟲病嚴重影響著龍石斑魚的生長,因此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龍石斑魚工廠化養(yǎng)殖技術,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苗種運輸及放養(yǎng)
苗種購于福建省,選擇體質健壯、無外傷的苗種,體長9厘米左右,苗種運輸前停食1天以上,采用水車運輸,水車要求保溫帶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運輸過程降溫,運輸時間24小時左右。放養(yǎng)密度:石斑魚喜靜,盡量減少人為驚擾,每立方米水體放9厘米苗種100尾,隨著生長逐漸分池,成魚時密度每立方米水體20尾左右。
2、水質管理
云龍斑養(yǎng)殖適宜水溫為18~26℃,鹽度在17~30,pH為7.3~8.6,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5毫克/升。每天清池底一次,每月倒池一次,及時分池。
3、餌料投喂
全程采用人工配合飼料投喂,剛放苗時每天投喂2次,之后可逐漸減為1次,投餌量應以當日不留殘餌為宜,通過對比試驗得出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3%最佳,養(yǎng)殖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投飼時,分批緩慢遍撒,等魚吃完后再撒下一批飼料,直至喂飽不搶食為止,餌講究定時、定點及定量原則,讓魚形成條件反射。
4、病害防治
病毒性疾病:比較典型的就是神經壞死病毒病和真鯛虹彩病毒病。那么對于病毒性疾病暫時未有直接有效的藥物治療方式,主要還是靠規(guī)范常規(guī)管理措施,降低病毒感染的風險,預防大于治療。
細菌性疾:主要是鏈球菌病、弧菌病和爛鰓病這三種比較常見,多采用藥物治療的方法,根據(jù)病原菌的藥物敏感性,選擇敏感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也可以應用疫苗進行防治。
寄生蟲病:比較典型的像白點病、車輪蟲病、微孢子蟲等。由于寄生蟲病多是由水質不良、有機質過多導致,且寄生蟲對殺蟲劑和鹽度十分敏感,目前較常采用改良水質、藥物治療及加強管理等綜合防治措施來防止寄生蟲病的暴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