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還讓農民占有使用權,但資本和國家,讓他們長租出來,把土地集中起來,從事大規(guī)模生產活動。農民手里有地,或許會感到踏實一點,而讓資本和國家來長租,又能把土地集中起來搞生產。
周圍建安置房,讓農民來住。并在周圍從事規(guī)模生產。避開小農經濟。但現實中到了那時候,國家或許不會給農民占有土地使用權的機會,直接收歸國有。而農民們一旦沒有土地,而又不會其他的技術,他們就一無所有了(那點儲蓄就不用說了)。
現實的情況是,在半個世紀左右,中國的農村土地制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而農村人也會一如既往地往城鎮(zhèn)化方向里鉆。錢多一點的搬到城市里,錢少一點的搬到縣鎮(zhèn)上。即便人口再減少,生育率再降低,人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往城市方向前進。而且,從歷朝歷代來說,這一規(guī)律從來沒變過。
農村種地(糧食)確實是高勞動,低收入,尤其是近幾年物價上漲,而市場行情也不好,累死累活碰到個旱、澇、暴風幾乎全完蛋,賺錢不舍得花。都覺著承包一些地是種田大戶就很高的收入,其實這幾年并沒有,都是靠著干裂的手、承擔著很大的壓力付出,有時還沒有回報,經歷過絕望嗎?一般有些農村的也開始向城區(qū)周圍做生意,確實也是不錯(無奈之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