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來到,千家萬戶豐收忙。在這金色遍布的田野上,農民們忙著豐收,但是卻有人歡喜有人愁。喜的是,豐收的農作物讓接下來的一年更有干勁兒;愁的是,這些“秸稈”要怎么處置呢?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每年豐收季節(jié)的秸稈量統計起來可高達九億多噸,面對這樣龐大的秸稈數量,我們有沒有一個可以有效解決秸稈困難的策略呢?最好是取之于民更能用之于民,這些秸稈化作農民生活當中的資源也不失為一種辦法。在這樣的想法之下,我們找到了基層農技人員,根據他們的講述,其實目前我國對于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還缺乏行之有效的簡便操作,現階段的秸稈大多數都只能被一小部分企業(yè)所利用,但是面對這樣“些微”的利益,企業(yè)也是缺乏動力的,對此也是“后勁”不足。
然而,經過多年的實踐表明,最經濟實用的辦法還是將秸稈機械化還田。通過這種利用方式,讓農民們解決了油菜機收田的瓶頸問題,更讓我們的秸稈有效利用,此舉可謂是一舉兩得。政府也根據相應的政策對其進行大力扶持,積極支持秸稈機械化還田等操作的實施。
在逐步的探索秸稈利用的方式當中,我們還發(fā)現秸稈還可以這樣利用:
一、秸稈飼料化利用。
主要是將秸稈通過技術處理,將其投放在適當地牲口飼料中,讓牲口得到充足的飼料食用,而我們所煩惱的秸稈利用也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在海門市和廣東省建立了相關試點的建設,逐步將其投放使用,相信會受到很好的反應效果。
二、推廣熟化油菜秸稈肥料利用技術。
將油菜秸稈結合有機材料將其制成有機肥料,將其投放到我們的化肥事業(yè)當中,實現取代化肥的目的,推動我們的綠色生態(tài)農業(yè)循環(huán)發(fā)展。
三、支持油菜秸稈能源化利用。
我們豐收所產生的油菜秸稈的含油量較高,可以將其作為生物質燃料,將其投放在有需要的地方,可以實現替代煤炭取暖等的目的,這樣既可以利用掉多余的秸稈,也可以讓地球環(huán)境有效地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