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大學畢業(yè)去務農,房子未蓋家未成,挖了南坑挖北坑,不知失敗是成功。
這里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馬莊村。記者采訪時聽到了一句順口溜,就連村口的小孩兒都會背。從2008年開始,家家戶戶就都在津津樂道地談論著一個叫馬偉國的人。
這個人正是馬偉國。15歲就考上西安交通大學的他,竟然賣掉城里生意紅火的公司,傾家蕩產在村子里挖起了七個一百米長的大坑。
大伯 馬心連:南坑就是這個路以南,后來那又挖的,北坑是這個路以北邊又挖的。
說他是不務正業(yè),沒有眼光,不如去南方拾個三千五千的。
二舅 高養(yǎng)軍:挖一個坑,挖一個坑,有的不知道干啥。好多的,就是一圈都跑過來看,你也沒有什么出息,大學畢業(yè)你又回來了。本來想跳出農村的,你又跑到農村來了。
村子里到處都是對馬偉國的猜測,有人懷疑他在外面犯了事兒逃回來躲債,更有人嘲笑他是要挖坑把自己給埋了。走到哪里都被人指指點點,難聽的話無時無刻不縈繞在耳邊,父母實在頂不住壓力,他們只好舉家搬遷,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村落,在與村子只有一條馬路之隔的大坑旁邊搭了個臨時板房,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回去。
母親 高國鳳:你不聽不聽,人家?guī)讉€人都圍著說你的閑話。搬過來,基本上他爸就沒回過家。
原本是村子里最風光的一家人,現(xiàn)在卻有家不能回。馬偉國忍辱負重,僅用四年時間,就把這幾個遭來非議的大坑變?yōu)榱藙?chuàng)造千萬財富的聚寶盆。而那些從前笑話他的人,現(xiàn)在也主動上門請他挖坑。
馬偉國:南坑北坑都賺到錢了,然后現(xiàn)在往東發(fā)展。
記者 沈子莉:大家不都笑你嗎?
馬偉國:笑我,笑我現(xiàn)在他們也跟著挖了嘛。只要跟著我,他就能賺錢。
村民 李軍:我是大塊頭,他是大智慧,可以掙錢,這個我有信心。
村民 馬勇:看他賺了錢之后,跟著干的人也越來越多。
朋友 劉玉東:不是那愛作秀的人,不是愛出風頭的人,但是一不小心就把風頭出了。感覺沒掙錢啊,回頭一看,錢到了,就感覺挺神奇的。
大學畢業(yè),為何賣掉公司回村挖坑?這些土坑里到底蘊藏著什么樣的商機,能讓他僅用四年時間就實現(xiàn)上千萬元的年銷售額?隨著記者采訪時的深入了解,馬偉國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千萬財富,跟他上小學時每天都要經過的一條路有關。
這里是周口市淮陽縣城關鎮(zhèn)賈莊小學,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在城里長大的馬偉國,三年級時轉學到了這里。每逢下雨,學校門前的積水就會多得漫過膝蓋,馬偉國每次光腳趟過這些污水時,心里都暗暗發(fā)誓,等將來賺到錢,一定要回來把這條下水道給疏通。
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馬偉國做什么都特別努力,他15歲就考上西安交通大學,畢業(yè)后不僅在西安找到一份月入近萬元的工作,還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啤酒代理公司。特別是在爺爺七十大壽時,才剛畢業(yè)一年的他,就開著自己的車回到農村,讓父母走到哪里都風光十足,令人羨慕不已。但就在大家都認定馬偉國會留在大城市發(fā)展的時候,他卻因為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商機,要辭去穩(wěn)定的工作,回農村挖坑。
2008年,還在西安工作的時候,馬偉國去山東出差,他看到路邊的土地全被塑料布蓋著,十分好奇,就向朋友打聽。
馬偉國:他說,那寶馬就是種大棚的能買得起。種地能開寶馬?當時我也表示感覺挺懷疑。
自己在外面跑業(yè)務,累死累活也賺不了幾個錢,怎么這些人輕輕松松就能開上好車?馬偉國了解到,這些塑料布蓋著的是地下溫室大棚。通過向地下挖1.5米的大坑,白天利用地溫和墻體吸熱,晚上靠棚上的棉被保暖,就算冬天也可以保證夏季蔬菜的正常生長,而常見的地上大棚不具備這個功能。當時,建一個一百米長的地下大棚需要五萬元,雖然投資較大,但最多一年時間就可以回本。
馬偉國:我就考慮,一個棚就能掙那么多,十個棚就是七八十萬,一百個棚就是七八百萬。
經過調查了解,馬偉國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河南很少有這樣的地下大棚,冬季的蔬菜也大多從外地引進,市場前景相當可觀,這讓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大干一場。那時的馬偉國萬萬沒有想到,他發(fā)現(xiàn)的這個商機竟然會害得父母無家可歸。
2008年時,建一個地下大棚要五萬塊錢,馬偉國只有十萬元積蓄,他只好回家找父親幫忙。
馬偉國:那時候,我手里那點錢根本不夠干啥,沒有我爸的支持,我是干不起來的,我知道。
看到馬偉國一聲不吭地賣掉公司,辭職回家,父親氣得拍桌子摔門而去,整整一個星期都沒搭理他。
父親 馬新生:感覺就是不中,誰說誰也不中。
二舅 高養(yǎng)軍:他說你干啥。搞溫室大棚呢。啥是溫室大棚呢?根本不知道啥是溫室大棚。
當?shù)厝硕紱]聽說過地下溫室大棚,想要得到父親的認同,就得讓他也親自去山東壽光瞧一瞧。眼看馬偉國呆在家里三個月了都沒有一丁點兒要走的意思,母親只好勸父親跟他去山東壽光考察。就是這一趟壽光之行,讓父親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180度大逆轉,他決定賣掉支撐全家人生活的豬場,幫馬偉國建棚。
然而,賣掉豬場也只有五萬元錢,加上馬偉國帶回來的十萬還是不夠,父子倆就發(fā)動所有關系,到處找人借錢。本來村子里的人就對馬偉國辭職回家的事議論紛紛,一看到父親挨家挨戶去借錢,所有人都圍上來指指點點,流言蜚語鋪天蓋地,三個月前還是村里最風光的一家人,現(xiàn)在卻淪為大家的笑柄,走到哪里都抬不起頭。
母親 高國鳳:說啥的都有,一個村的,那兩口子也傻了,他要挖就讓他挖。
一出門就要被人笑話,父親實在被逼得受不了了,百般無奈之下,他做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這里是父親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家,為了躲避那些流言蜚語,他決定舉家搬遷,到大坑旁邊搭個臨時板房居住,再也不愿踏進村子一步,而這個地方與村子只有一條馬路之隔。
但為了幫兒子實現(xiàn)夢想,父親又不得不放下面子,頂著巨大的壓力,硬著頭皮回去借錢。
母親 高國鳳:這三四年回家基本上有數(shù)的,不是回家一趟就是回家兩趟。
馬偉國:就沒有考慮到他們的感受,有時候我感覺,就是挺不孝的。
擦干眼淚,馬偉國開始到處托關系借錢,只要能搭上話的人,他都找了個遍,就連挖大坑,也是找到朋友的朋友幫忙??恐胰说恼\信和口碑,馬偉國又賒來竹竿、棚膜,終于在欠了一身外債后,建起了七個大棚。
15歲就考上大學的馬偉國要回家種菜,但第一年就讓全家人只能吃饅頭咸菜過年。就在他窮得叮當響的時候,卻因為一件事在當?shù)爻隽嗣?。此后,他口出狂言,說要去銀行貸款,免息,白借給別人一百萬。
2008年11月,就在別人的蔬菜都搶在年前高價上市時,馬偉國的地下大棚里卻遲遲不見動靜,種苗播下兩個月了,還只有一尺多高。在當?shù)胤N植地下大棚到底能不能成功,全家人的心都懸在半空中。
弟弟 馬偉閣:第一年,心里都有些后怕,你知道吧?
父親 馬新生:平常過年俺殺豬,菜都吃到正月底。這一年咱吃的啥?錢都沒有。
家里不僅沒錢置辦年貨,還有好多人前來要債。
母親 高國鳳:咿,不要提到那時候。
弟弟 馬偉閣:跟爺爺奶奶找點錢,買點年貨,就那樣過了。
記者 沈子莉:是挺苦的嗎?
弟弟 馬偉閣:還行吧。
因為自己,家人吃盡了苦頭,馬偉國既自責又著急,他翻出自建棚以來所有的記錄,每天都要給山東壽光的技術員打好幾個電話,開始沒日沒夜地琢磨。在馬偉國的精心打理之下,等春節(jié)一過,地里的蔬菜還沒拿出去賣,就在家門口被搶了個精光。
原來,因為播種時間太晚,又遇上極寒天氣,種苗只是延遲了生長,過年后,天氣回暖,棚里的果子就一股腦兒全蹦了出來。馬偉國把所有次品都挑出來,只賣好的,不僅抓住了回頭客,還在圈內贏得了口碑。
經銷商 朱偉:有什么拉什么,不上外地去了,俺就專賣他的菜。
經銷商 張瑞華:他告訴你好的,就是好的,像那苦瓜一樣,不好的全部挑出來了。我賣的時候,就是沒有彎的,沒有小的。
七個大棚讓他一舉收獲純利潤三十多萬,還清了所有外債。
馬偉國:人家那小販,四五點鐘人家就過來了,我爸就開始了,都別急,都有,然后我爸就數(shù)錢,挺高興的。
賺到錢后,馬偉國又陸續(xù)投入資金,新建了六個大棚。但2012年,就在他種地下大棚的第四年,棚里卻突然來了一個背相機的神秘人物,給他拍了兩張照片,更神奇的是,從此之后馬偉國就一夜爆紅,成為了當?shù)仡H有名氣的“蔬菜哥”。聞訊后,各大媒體也蜂擁而至,爭相前來報道。馬偉國在聚光燈下,第一次擁有了他做夢也想象不到的光環(huán)和榮耀。
給馬偉國拍照的人是中國新聞社的記者,他在新春走基層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馬偉國的地下溫室大棚,便在網上做了一次專題報道。沒想到,這篇報道讓馬偉國得到了河南省委宣傳部長趙素萍的重視。
中共河南省周口市委宣傳部 部長 陳鋒:2012年初,省委宣傳部長趙素萍同志通過網絡上的兩張照片,發(fā)現(xiàn)了馬偉國這個典型。趙部長親自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宣傳這一先進典型。
馬偉國紅了,他搖身一變,成為了當?shù)囟Χτ忻?ldquo;蔬菜哥”,各種榮耀接踵而至,走到哪兒都風光十足,臉上充滿了自信。但就在這時,馬偉國卻口出狂言,聲稱自己要去銀行貸款一百萬,再免息借給大家。
朋友 劉玉東:肯定是作秀嘛,畢竟當時不管是網絡還是報紙都有這些報道。
二舅 高養(yǎng)軍:年輕嘛,還是年輕,一塌糊涂講上去了,說話沒有分寸。
馬偉國的錢全投在了大棚里,自己都沒錢,卻要白借給別人一百萬,大家都覺得他腦子出了問題。接下來,馬偉國把菜地全部交給父親打理,自己整天騎著摩托車,帶著母親,四處尋找貸款擔保人。
擔保人 馬兵:在那時候貸款很難啊,你要是還不上,我得還,扣我的工資。就是因為他從小品行比較好,對他這個人覺得靠得住,所以我才(幫他)。
經過銀行的風險評估,十個擔保人只為馬偉國爭取到45萬元貸款。馬偉國又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即使東拼西湊,也一定要免息借給別人一百萬。而他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地下溫室大棚的前景非常良好。
馬偉國:我認為我的機會來了。就有好多人問我,你那大棚怎么樣?我說,今年肯定要發(fā)展很多。
馬偉國一直想擴大規(guī)模,但由于當?shù)厝藳]見過地下大棚,從前他成立合作社,求著別人加入都沒人愿意,直到他在網絡一夜爆紅之后,開始有人主動前來咨詢。馬偉國判斷時機成熟,他召集來四十多個人,花了三萬塊錢,包吃包住,免費帶他們去山東壽光考察。
農戶 許廷新:山東厲害,家家都有車,有樓房,人家什么都有。你都恨自己建得太晚了,都說趕緊弄,早弄早發(fā)家嘛,對不對?
然而,地下大棚的造價已經由四年前的五萬元漲到了十萬,令很多想加入的人都望而卻步。
村民 許宣洪:光棚的造價就是十萬塊錢,他不幫俺貸款,俺也不敢干,猛一下子十萬塊,俺拿不出來錢啊。
為了迅速占領市場,馬偉國決定自己去貸款一百萬,為農戶墊資建棚。
馬偉國:市場缺口大,你靠自己去單打獨斗是不行的。
馬偉國從合作社的社員里挑出五十位有困難的農戶,自掏腰包,為每人墊資兩萬,再由合作社出面,給每人擔保三萬元貸款,這樣就解決了五萬元資金,每人只需要出剩下的五萬,就能建成一個造價十萬的大棚。等他們賺到錢以后,先還清銀行貸款,馬偉國墊資的兩萬一直免息,什么時候歸還都行。
馬偉國:沒有我的資金投入,他們是建不起來的。
村民 許宣洪:他墊了五萬,總共就是十來多萬,這合作社確實對俺關心。
村民 許廷新:俺出資也是很少的,現(xiàn)在出資很少,凈是他墊資的,這個棚基本上就是他幫的了。
“蔬菜哥”主動墊資一百萬,帶領大家建起一百座地下大棚,他的蔬菜也以物美價廉迅速站穩(wěn)了鄭州、武漢等市場。但就在農戶們都拍手叫好的時候,卻有人在他的車窗上寫了句“你們不是好人”。馬偉國竟然利用這句話實現(xiàn)了財富逆轉,一舉突破年銷售額上千萬元。
2012年,合作社建起一百座地下大棚,帶動兩百多位農戶共同致富。但是這時,馬偉國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好的苗頭,這個苗頭愈演愈烈,直到有一天,他的車窗上出現(xiàn)了六個大字,上面寫著“你們不是好人”。
馬偉國的農業(yè)合作社 工會主席 朱志凌:當時,我的心里感覺到很不舒服,出力不討好。
為什么做了好事,還有人說他不是好人呢?那天,馬偉國像往常一樣,帶著合作社的負責人在基地巡視,正要離開的時候,在場所有的人都震驚了,因為馬偉國車窗上赫然出現(xiàn)了六個大字,上面寫著“你們不是好人”。
馬偉國的農業(yè)合作社 工會主席 朱志凌:偉國回來這么難,把親戚朋友的錢都墊到上面去,這些社員們也太不理解偉國了。
2012年冬季,大風異常猛烈,有幾家農戶正好在風口上,受災嚴重,瓜苗全部被毀不說,大棚也受到損壞。辛苦了大半年卻一無所獲,就有人開始議論是被馬偉國騙了。
村民 許廷新:人多嘴雜,有些人說的要不干,因為今年他沒賺到錢,有點埋怨,我出去打工賺多少錢多少錢了,是吧。
馬偉國:我感覺農民也是很純樸的,他們認為,我受災了,也沒有掙到錢。他們說我不是好人,那我就不是好人,然后不幫助他們,那這樣的話,什么時候都發(fā)展不起來。
雖然不想去計較太多,但天災人禍都怪在自己頭上,還是讓年僅26歲的馬偉國感到十分委屈。他沒有擦掉車窗上的字,一個人騎著摩托車在村子里打轉。“你們不是好人”,這六個字重重地壓在心里,讓他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正在建設的土坑旁邊??吹竭@些曾經飽受爭議的大坑,他決定免費幫農戶修復大棚,還自己到處去借錢,給每家送去三千塊錢過年。加上大棚修復的補貼,馬偉國幫助近五十家農戶,總共出資近二十萬元。
村民 許廷新: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像俺這邊有二三十戶,他那邊幾十戶,百幾十戶,你想想,一家不多說,一個人三千塊錢,你看得多少錢?誰能想到他這樣做。
村民 許平:他一直幫了我們這么多忙,還一直跟著馬社長好好干,是不是?
農戶全心全意加入合作社后,收購蔬菜比從前容易多了。馬偉國每天都要將幾千斤蔬菜統(tǒng)一銷往周邊各大批發(fā)市場。到2013年6月,合作社實現(xiàn)了年銷售額上千萬元。現(xiàn)在,馬偉國又開始了新的財富計劃,他的三十家蔬菜直營店將在城市小區(qū)盛大開業(yè)。
河南省周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局長 王少青:馬偉國的經歷展示的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致富,他是把社會的需求、個人的理想和個人的才華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廳長 楊盛道:首先我認為,要創(chuàng)業(yè)首先要轉變觀念,包括大學生。條條道路通羅馬,有很多地方,在各個方面,只要能做出來成績,他都能成為優(yōu)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