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自號桑寧翁,又號競陵子,湖北競陵人。
競陵,即今湖北省天門縣。唐代時,競陵是景色秀美的魚米之鄉(xiāng)。皮日休在《送從弟皮崇歸復州》大為贊嘆“競陵煙月似吳天”、“處處路旁千頃稻,家家門外一渠蓮”等。宋代歐陽修撰《新唐書·隱逸·陸羽傳》載曰:“陸羽為棄兒,由龍蓋寺智積禪師收養(yǎng)?!碧拼略憾嘀膊铇?,所以陸羽深諳茶樹種植、制茶、烹茶之道,年紀輕輕時已是一等茶藝高手。然而,由于無意于佛門的清規(guī)戒律,離群苦行,陸羽終于在12歲時離開了寺院,此后浪跡江湖。
天寶五年(公元764年),陸羽結(jié)交競陵太守李齊物,為太守府座上客。李齊物青睞其詩文俱佳,勉勵其專心治學。陸羽又與禮部員外郎崔國輔結(jié)為忘年之交,而崔國輔與杜甫友善,長于五言古詩,陸羽在其門下,才識大長。在其22歲時,陸羽拜別崔國輔及親友,開始了結(jié)交四方摯友、立志茶學的云游生涯。
755年,陸羽住烏程苕溪(今湖州),結(jié)識了許多文士名流,如大書法家顏真卿,詩僧皎然和詩人孟郊、皇甫冉等。多年的云游生活使他積累了大量的有關各地茶的資料,而從心底里念念不忘的對茶文化的熱愛,讓他下定決心寫一部茶學專著。經(jīng)過一年多的整理構(gòu)思,終于在公元763年,陸羽28歲時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部關于茶的專著——《茶經(jīng)》。
在《茶經(jīng)》這本書里,陸羽對茶的起源傳說、歷史記載,采摘、加工、煮烹、品飲之法,水質(zhì)、茶器,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文化習俗等內(nèi)容皆作了詳細的介紹,從而使茶學升華為一門系統(tǒng)的、結(jié)合了自然與文化的嶄新學科,也體現(xiàn)了中國茶文化的魅力與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