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被稱為茶圣的是唐代的陸羽,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又號“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shù),并擅長品茗,并著有《茶經(jīng)》一書,因此被尊稱為茶圣。
陸羽生平:生于竟陵(今湖北天門市)。
天寶十四年的夏天,陸鴻漸開始想著要寫一本關(guān)于茶的書。
其實他有機會去做官,但是他身邊那幾位在官場待過的朋友早就讓他了解到了仕途險惡,他沒那個心思。
尋茶的路太漫長了,陸鴻漸下過江南,走過險川,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了三十二州、郡,期間皎然和顏清臣等好友給了他不少支持和幫助。
那本名叫《茶經(jīng)》的書其實不過七千多字,陸鴻漸完成它卻用了幾十年。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
采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
寂寂燃燈夜,相思一磬聲。
——皇甫冉《送陸鴻漸山人采茶》
完成《茶經(jīng)》的那一年,陸鴻漸過了不惑之年。
這一生能完成這樣一件事,他覺得值了。
從此以后,天下人都漸漸懂得喝茶了,于是陸鴻漸又多了一個名號:茶仙。
《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yè)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陸羽所著《茶經(jīng)》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別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茶經(jīng)是唐代和唐以前有關(guān)茶葉的科學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的系統(tǒng)總結(jié);是陸羽躬身實踐,篤行不倦,取得茶葉生產(chǎn)和制作的第一手資料后,又遍稽群書,廣采博收茶家采制經(jīng)驗的結(jié)晶。
《茶經(jīng)》一問世,即風行天下,為時人學習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