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公道杯是漢族飲酒用瓷制品。
現(xiàn)如今,公道杯常被用于茶具,那么公道杯具體有哪些用途呢?
01、調勻濃度
我們平日倒茶,總會出現(xiàn)前面茶湯色淺,后面幾滴濃重的情況。若能先把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前后茶湯的濃度就能被混勻。
即使席間人多,大家得到的茶湯濃度基本接近。不會發(fā)生厚此薄彼現(xiàn)象,能體現(xiàn)主人的“公道”。
如果你認為公道杯的作用只是調勻茶湯,那就錯了。其實,它還可以作為湯冷使用!
02、晾涼開水
有的茶葉嬌嫩,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安吉白茶等,直接使用沸水沖泡會燙壞茶葉,最終影響到茶湯的口感。
此時,可以先把燒開的水倒入公道杯中,待水溫冷卻到合適的溫度,即可安排沖泡。
玻璃公道杯一般選用能耐受-30℃-120℃瞬間溫差的高硼硅材質制成,直入沸水不炸裂,用作湯冷很合適。另外還有紫砂、瓷器等。
冬日水溫下降過快,你若擔心放冷的茶湯被人誤解成,你在暗下逐客令。建議在公道杯下放一只55℃恒溫杯墊。這樣,不管客人聊天多久,茶飲的溫度都是溫溫的。
03、觀賞茶湯
公道杯作為盛茶用具,若能欣賞茶湯是極好的。當視覺調動味蕾,客人的品飲胃口被吊起,茶席氛圍就活躍起來了。
試著用錘紋公道杯裝一次紅茶茶湯吧,茶湯外層的金邊和紅艷的湯色相互輝映,在不規(guī)則錘紋的折射作用下,場景特別動人。
拓展閱讀:
公道杯早前是作為酒具出現(xiàn)的哦
酒鬼喝酒多多益善,但用公道杯取酒時最多齊平,哪怕多上一滴,酒也會漏的一點不剩。
關于公道杯的盛酒用法,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公道杯之酒具趣談.....
相傳,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后,開了個慶功宴。席上,他曾拿著“公道杯”為臣子們斟酒,愛喝酒的徐達第一個領賞,他開心地讓朱元璋幫他滿上。結果,這剛端起酒杯,酒就漏光了,奇怪的是,其他人都喝上了美酒。
原來,朱元璋手里拿著的是他專門命人督造的“九龍公道杯”。其內(nèi)部構造類似下圖
當杯中的茶水裝滿時,就會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導致杯中茶水全部漏光。只要沒有斟滿,都能喝到美酒。借此,他也是想告訴臣子們“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看完這篇,以后可別說公道杯只有均勻茶湯一項功能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