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仙屬于綠茶,不經(jīng)過發(fā)酵,茶性偏寒,主產(chǎn)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其制作工藝為殺青、揉捻、初烘、輝鍋等工序,制成的干茶潔白如玉,通體透白,滋味鮮醇甘甜,蘭香馥郁。
白玉仙茶,發(fā)源于景寧畬族自治縣惠明寺后一株千年古白茶,世間獨有。此茶葉芽乳白淡黃沖泡后又呈白色,古稱“白茶”、“仙茶”、“蘭花茶”、現(xiàn)名——“白玉仙茶”,葉芽四季變化,春季玉白、夏秋粉紫、冬季轉(zhuǎn)綠。
2008年春,浙江大學(xué)取樣檢測:氨基酸10.7%,酚氨比1.8,蛋白質(zhì)15.1%,水溶性糖8.2%。自唐以來,該品種孤本自賞。直到近年才突破繁育難關(guān),世人始得有幸嘗此珍品。迄今已有1100余年的種植歷史,是屬于綠茶中的珍品。
白玉仙茶選用鮮葉為芽頭肥大、葉張幼嫩,芽長于葉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為主,制作分殺青、揉捻、初烘、輝鍋等四道工序。鮮葉采回經(jīng)適度攤青,投芽葉于銅鍋內(nèi)炒青,至適度時起鍋,攤涼并輕輕揉搓,后用焙籠烘焙至八成以上干度,再入鍋整形翻炒至足干。成茶條索緊密壯實,顆粒飽滿;色澤翠綠光潤,全芽披露;茶味鮮爽甘醇,帶有蘭花之香氣;湯色清澈明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