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之所以壓成餅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壓成餅便于儲存,不占空間與地方,且攜帶、包裝、運輸方便,其二普洱散茶長時間存放后,原有的干茶香氣易散掉,而餅茶卻能持久保存且越陳越香,其三從后期轉(zhuǎn)化來說,茶餅轉(zhuǎn)化更加穩(wěn)定持久且醇厚甘甜。
普洱茶產(chǎn)于云南,而云南地處高原,地勢高低起伏,山路狹窄崎嶇,普洱茶多是靠人力運輸,而普洱散茶運輸效率低,且在運輸中極易損壞,于是為了便于運輸將普洱茶進行壓制,普洱茶茶餅就是最為主要的壓制形狀。
壓制成餅形的普洱茶相比于散茶占地空間小,也更為利于存儲,降低藏茶成本。而且緊壓茶茶體內(nèi)部的溫、濕度相對穩(wěn)定、陳化均勻持久、耐儲藏。
緊壓茶存放后,香韻、滋味的保持,比散茶更好。并且餅茶比之散茶多了品賞、把玩的趣味。
相同體積下球形的表面積是所有形狀中最小的,其次是圓柱形,但球形具有滾動性不利于運輸,所以古代茶人將普洱茶壓制的時候,選擇類圓柱形的餅形,是極為明智的選擇。
同理,相同的普洱茶,在相同的壓制力度,相同的重量下茶餅的表面積是除了球形之外最為小的,表面積小也就意味著與空氣、光線的接觸面更小,能較大程度的降低茶質(zhì)中多酚類、酮類與葉綠素的氧化速率,從而能較為長久的保存。
普洱茶越陳越香,這個結(jié)果是要建立在后發(fā)酵氧化條件之上,氧化速度過快會導致發(fā)酵不均勻,過慢會使得發(fā)酵太過緩慢。所以從這一點看來介于散茶和球形之間的餅形是最為合適的。
餅茶在這其中的作用,最主要的科學依據(jù)是氧氣要進入餅茶內(nèi)部對其內(nèi)部茶質(zhì)進行氧化,是一個緩慢的滲透過程。
除散茶外同等條件下餅形會相較于其他茶形,利于氧氣更為均勻的滲透;水分的吸收與蒸發(fā)也是如此,餅形相對其他茶形而言不容易造成局部濕度過高。
普洱茶壓餅的過程:
1. 稱茶
把散茶裝進去鐵桶里面。
2. 蒸茶
蒸半分鐘左右,只要茶軟下來就可以。
3. 裝袋
把鐵桶里面蒸好的茶倒進布袋。根據(jù)需求選擇合適的布袋,如要壓制357克一餅,就裝357克的布袋。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壓200克一餅的小餅,或者500克一餅的大餅。
4. 揉餅
揉成圓形就可以。
5. 定型
把揉好的餅壓在石磨底下固定餅形,一般壓鐵之后,等差不多3-5分鐘就可以把餅?zāi)贸鰜恚ㄒ话銐猴灦紩?0多個石磨,所以正常情況下是這一輪的餅全部固定定型之后,我們再換新揉的餅擺進去)。
6. 冷卻
等餅冷了之后,就把布袋拆開 一片200克或者357克的餅就出爐了。
7. 晾干
一般餅晾干需要2-3天時間。
8. 包餅
一般用常規(guī)白棉紙包裝。
9. 扎筍葉
7片一提裝,這樣就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