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好品質才能轉化出好茶葉。
一、原料生長環(huán)境優(yōu)越
高山出好茶,主要通過海拔高度差異,形成小區(qū)域的氣候,并結合高山環(huán)境條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根據(jù)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研究結果,認為生長在海拔約800米的山區(qū)茶葉有較好的品質表現(xiàn)。
高山云霧多,空氣濕度較大,漫射、散射光多,藍紫光多,且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氨基酸的合成與積累,茶葉品質好。
完整的生物鏈使得茶樹免受病蟲害的程度大大降低。標準的生態(tài)茶園要求“頭帶帽,腳穿鞋,腰綁帶”,也就是山頂有常綠闊葉林涵養(yǎng)水土,半山腰腳下有完整的森林分布,綠色的茶園就像玉佩錯落鑲嵌在森林之中。
白茶所處的生長環(huán)境優(yōu)越,其內含物質會更為豐富,后期物質轉化的空間大。就存藏白茶方面而言,盡量選擇其生長在生態(tài)好、物種豐富環(huán)境的白茶。
二、品種優(yōu)良
白茶的品種盡量選擇福鼎大白、福鼎大毫、政和大白。
白毫銀針、白牡丹的白毫優(yōu)于其他品種所產的白茶,白毫上的營養(yǎng)物質自然也具優(yōu)越性。因此,存藏當選擇春季產的白茶。
三、工藝良好
1.萎凋到位
白茶加工不經炒揉,關鍵程序是萎凋。萎凋過程細胞活力逐漸下降,氧化酶逐漸活躍,導致黃酮類化合物輕度延緩的自然氧化,整個過程既不破壞酶促作用,制止氧化, 也不促進氧化,生化變化活躍,逐漸形成白茶特有的品質。
萎凋室坐南朝北四面通風,不管用什么萎凋方法,都要并篩堆積,增加口感的醇厚度。
萎凋的整個過程就是為了走水,走水順暢至鮮葉青草氣消退而產生清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澀,就是恰恰好。若萎凋過度,茶葉出現(xiàn)熟悶味;萎凋過輕,茶葉有青草氣。白茶萎凋的三個關鍵工藝:溫度,濕度,風。
2. 含水量達標
國家標準規(guī)定,白茶的含水量不得高于8.5%,只有含水量達標的白茶在后期存放的過程中,才不會因為含水量過高而受潮變質,影響茶葉的收藏價值。
茶友在選茶過程中,稍微用手小折一下茶葉,如果茶葉很脆,很容易就被折斷,那么白茶的含水量是合格的,這樣的白茶才考慮收藏。
四、茶葉品質高
新白茶的香型有毫香、花香、蘭花香、鮮粽葉香等;經轉化的老白茶,3-8年的白茶有荷葉香,8-15年的白茶有棗香,15年以上呈藥香。
真的老白茶,會有一股濃濃的藥香,聞之沁人心脾,隨著年份的增加這股香味會逐漸加強。茶湯入口甘甜生津,藥香融入柔滑、黏稠的湯液中,經由喉嚨直擊心窩,回味無窮。而且從第1泡到第7泡香氣依然清晰,這才是一款高品質白茶的表現(xiàn)。
一款值得保存的白茶,滋味是豐富的,入口茶湯是稠滑、厚實、柔和、飽滿的。如果茶友在購買白茶的時候,不管是新白茶還是老白茶,只要味道單一、淡薄,有異味的情況下,這樣的白茶直接放棄,也不值得長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