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釣點選擇
1、溝汊:水庫湖泊有小的支流形成溝汊,中間比較深兩邊淺,水面小避風,陽光照射強,水溫回升快,從岸上沖下來的牛羊糞便、雜草種子是魚喜歡吃的食物。
2、活水:春季活水的地方的水溫一般比靜水高,特別是在入水口,而且水中溶氧很豐富,又有很多上游沖下來的微生物、小河蝦等,會經常看到魚躍出水面的情況。
3、草洞:春季隨著溫度逐漸升高,河流湖泊中的水草也迅速猛長,有的已經露出水面,這些水草可以擋風也可以避寒,而且氧氣充足、水流平穩(wěn),釣魚的時候盡量選擇這些地方。
二、釣具搭配
1、魚竿:春季在水庫釣魚的時候要根據(jù)垂釣的環(huán)境選擇魚竿的長度,比如水岸比較陡直、近岸水位深的可以使用短竿近釣;如果淺灘面積比較大,要釣遠處深水區(qū)就要用長竿。
2、線組:春季在水庫釣魚的時候要根據(jù)魚情來搭配線組,子線用0.8號或1.0號,主線用1.2或1.5號,魚鉤優(yōu)先選擇3~5號袖鉤,或者1~2號海夕鉤、3~5號伊豆鉤。
3、浮漂:春季在水庫釣魚的時候可以用細漂尾的浮漂,這種漂入水快,容易抓住輕口的動作,不過出行的時候最好多帶幾種漂,例如釣水草區(qū)需要使用短身漂。
三、餌料選擇
1、早春:早春釣魚的關鍵是用餌,誘餌以腥為主,釣餌配成腥香、濃香和清香甜等類型,加入富含蛋白質的紅蟲粉、蠶蛹粉,蚯蚓、紅蟲、蛆蟲等活餌效果也很好。
2、仲春:仲春魚不太挑剔,天然餌和商品餌都可以,但對餌料的搭配不可以馬虎,味型仍然以腥味為主,再搭配適當?shù)南阄?,打窩可以用酒米等。
3、暮春:暮春魚不挑剔,講究少,不像早春那樣強調葷餌,只要餌料可以和釣法適合,商品香餌、腥餌或香腥餌都可以,可葷可素,一般來說很隨意。
四、調漂方法
1、重鉛找底:重鉛找底的目的是測量水深,事實上就是粗略掌握水底到浮漂間的距離,讓心中有個粗略的估量。
2、下挪浮漂:浮漂向下挪動的目的是確保調漂時雙鉤都能離底,這樣調漂的時候,線組產生的重力才可以和浮漂產生的浮力平衡。
3、調剪鉛皮:浮漂完全沉入水中,已知鉤和浮漂之間的距離小于水深,這時通過剪鉛皮讓浮漂浮出水面的時候,雙鉤肯定都是離底的。
4、掛餌找底:掛上餌之后,浮漂會下降或者再次沉入水中,就是通過雙餌的重量判斷浮漂的浮力大小,并且決定是釣靈還是釣鈍。
5、調整浮漂:空鉤的時候浮漂露出四目,掛餌之后剩兩目說明餌重兩目,再往回調到浮漂露出兩目,這時,雙鉤一鉤平躺一鉤輕觸底。
五、釣魚技巧
1、釣時:初春氣溫、水溫和立春前的隆冬幾乎沒有區(qū)別,出釣時間應該在午飯前后,最佳上魚時間是午后2~4點,3月中旬后下午很難再釣到魚,這時應該改為上午出釣。
2、釣點:初春釣點深淺和離岸遠近大概和冬天差不多,建議離岸6~8米左右,水深2.5~3米,驚蟄到春分之前,釣位可以適當近、淺,清明之后要挨近草邊,更適宜專釣草隙。
3、釣法:初春特別是驚蟄春分時節(jié),魚喜歡草叢中的藻類、植物和水生昆蟲,這時要用長竿短線、穿掛略露鉤尖的半截蚯蚓在草叢中挨水面,采用戳釣法比底釣效果好。
4、釣具:初春釣組以輕、靈、細、小為原則,到了仲春尤其是進入暮春之后,在釣具組合上特別是鉤線的匹配上,不能像夏秋主釣大魚那樣粗大,又不能像隆冬那樣小鉤細線。
5、釣餌:初春在小水域釣魚餌料以腥為主,但是到了仲暮春,隨著天氣變暖,水溫適宜和活動量增大,魚的食欲也會增強,此時用面食性的餌料比蟲類的葷餌更容易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