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已經過去了,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流逝,新年也進入了倒計時階段。而在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太平嶺滿族鄉(xiāng)大趙村的草莓大棚里,正上演著這樣一幕。村民朱奎賢正望著大棚里一顆顆鮮紅欲滴的草莓,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按理來說,當地大棚草莓一般需要等到1月中下旬才能上市,而他家的草莓在2022年11月初就已經結出了第一批過,與以往相比,提前兩個多月就上市了。朱奎賢介紹稱,自己家這一畝半地,今天上午采摘了140斤,賣了3600多呢,而之所以能提前上市,是因為種對了苗。
朱奎賢種了15年的草莓,三年前,偶然間從廣播中聽到大連莊河市草莓協(xié)會正在推廣一種高原草莓苗,這種草莓與自家種植的設備沒有任何變化,并且還能提前上市。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朱奎賢當即報名,在自己大棚搞起了“試驗對比”。
據悉,這種高原草莓來自3000余公里外的貴州六盤水。大連莊河市草莓協(xié)會會長姜洪波表示,2019年,在大連對口幫扶六盤水市的過程中,發(fā)現了當地夏季氣溫涼爽,日照時間短,草莓苗在此環(huán)境中繁育能夠實現花芽分化,移栽定植后在轉移到大連進行開花結果,還能確保成活率。隨即便開始了草莓的千里育苗記。
經過多次經驗教訓后,姜洪波從第一年的育苗失敗,虧損200多萬元,到第二年的草莓苗從六盤水坐上冷藏車發(fā)往大連。從澆水、施肥、除草等每一個細節(jié),手把手指導六盤水當地的農民,精心呵護草莓苗。
從黃海之濱到烏蒙山巔,草莓苗跨越3000余公里,目前,大連400多戶農民都種上了高原草莓苗,真正實現了帶動兩地百姓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