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內蒙古自治區(qū)各地已進入春播高峰期,5月19日農情調度顯示,全區(qū)糧食作物已播8024.6萬畝,農作物已出苗3104.6萬畝,一二類苗占比93.7%,好于去年同期。據氣象部門預測,5月中下旬隨著氣溫升高,全區(qū)大部將有3次明顯的降水過程,有利于春播生產和作物出苗。
今年以來,自治區(qū)黨政同責,高度重視、高位推進糧食生產工作,繼續(xù)穩(wěn)定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充分挖掘糧食播種面積潛力,各級農牧部門早部署、早謀劃、早準備,農民種糧增收信心增強,春播積極性高、動手早、行動快,春備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目前,農資儲備充足,技術服務到位,春播有序推進。種子、化肥和農藥等主要農資儲備量完全可以滿足春播需求。農機和科技服務到位,全區(qū)可投入春耕生產的拖拉機102萬臺、配套農機具150萬臺以上,完全能夠滿足春播需求。自治區(qū)農牧廳遴選推介了57項農牧業(yè)主推技術,在農牧廳網站開辟了“春耕進行時—農技云課堂”。
近期,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農牧廳還將組織農牧系統(tǒng)百名科技人員到基層上門服務,推廣一批實用技術,制作農牧民喜聞樂見、一聽就懂、一看就會的實用科技微視頻百條以上,為春耕生產提供及時的技術服務。今年,自治區(qū)農牧廳切實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同時,落實耕地輪作面積900萬畝,在15個糧食主產旗縣開展糧食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農業(yè)生產基礎的不斷加強為春播生產增添了新的動力。
下一步,自治區(qū)農牧廳將以春管為重點,切實抓好防災減災、綠色種植、重點項目建設等工作。指導農戶搶抓晴好天氣加快推進春播進度。組織各級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科學施肥方式,推廣新型高效肥料,融合推進化肥減量,幫助農民降低種植成本,推動各項綠色生產技術落實落地。同時,積極引導開展專業(yè)化社會化服務,提升服務水平和帶動能力,支持開展代耕代種、統(tǒng)防統(tǒng)治、土地托管等生產方式,努力幫助農民解決春播生產中勞動力不足、生產技術缺項斷檔問題,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