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的學生們來到學校農場勞動,松土、澆水、除草,干得非常起勁。學生不僅實地參與進農業(yè)實踐,種田更是成了這個學校的必修課。

該校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老師牛志勇表示,錦城學院從2006年開始就將勞動教育課程納入了必修課程,兩個必修學分,64個課時,全校學生都要參與。課程的理念就是培養(yǎng)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在教育中弘揚勞動精神,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吃苦耐勞。
種田納入必修課有啥好處呢?首先學習種田可以幫助學生親近自然、感悟生命?,F(xiàn)代生活的重壓下,很多孩子經常三點一線,很少到大自然中。開展農耕教育,可以讓孩子真正接接地氣。其次還可以弘揚農耕文化,傳承傳統(tǒng)文明。讓大學生實際參與到種田這一課程中,也能更好地理解農民,理解珍惜糧食。

目前,該校累計已有6萬名學生參與了勞動教育課程,種植了60多個農作物品種,培育了20多個種類的花卉。
不少網(wǎng)友表示質疑,認為此舉沒有實際意義,是“形式主義”。但也有很多網(wǎng)友表示,現(xiàn)在的很多學生“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確需要開設這樣的實踐課程,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品性。
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