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刺鰍為我國原生魚類,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的江西、廣東、廣西、海南等南方水域地區(qū)。大刺鰍最大的個體可達1kg以上,且肉質細嫩,具有益氣壯陽,消渴利尿等功效,在南方部分地區(qū),已逐漸成為水產市場的新寵,同樣也為發(fā)展大刺鰍規(guī)?;B(yǎng)殖奠定了基礎。現(xiàn)將大刺鰍的養(yǎng)殖技術分享給大家。
1、池塘的選擇
養(yǎng)殖大刺鰍的池塘要求環(huán)境安靜、背風向陽,最好以土池塘或者水泥池塘為宜。土池塘面積以667-3335㎡,水深2-2.5m為宜,壤性土質底,要求保水性能好;而水泥池塘面積以50-667㎡,水深1.3-2m為宜。不論是土池還是水泥池,要求養(yǎng)殖池進水端淺,出水端深,坡度約5%,池底排水,便于排污。
2、池塘的處理
土池池底淤泥厚度低于10cm,如果淤泥過多,要進行清淤處理。如果是水泥池,先在池底鋪上10cm-15cm厚的潮泥沙,面積約占池子總面積的10%。魚種下池前要對養(yǎng)殖池進行消毒。池內平均留水深20cm-30cm,每667㎡用生石灰100kg-150kg化水后全池潑灑。毒性消失后移栽輪葉黑藻,待池內輪葉黑藻有一定的數(shù)量后放入大刺鰍魚種。
3、水質調控
有條件的養(yǎng)殖場可以采取微流水養(yǎng)殖,每天不間斷沖水。無法實現(xiàn)微流水養(yǎng)殖的養(yǎng)殖場,可以15天左右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占池水總量的20%。每月用濃度20mg/L生石灰全池潑灑1次,保持水質健康干凈,嚴禁水質過肥和水質老化。
4、飼料投喂
大刺鰍的苗種時期(全長5cm左右),主要以投喂輪蟲為主,全長5-15cm時就可投喂切碎的水蚯蚓并輔以配合飼料;全長15cm-20cm時投喂蠅蛆、黃粉蟲以及配合飼料;全長20cm以上時逐漸減少蠅蛆、黃粉蟲等動物性飼料的投喂量,增加配合飼料投喂量。其中,配合飼料要求含有粗蛋白和賴氨酸等營養(yǎng)元素,投喂量按大刺鰍體重的2%-3%每天分2次-3次投喂。
5、日常管理
(1)做好防逃:養(yǎng)殖池水面離池堤頂部保持最少50cm的距離,或在池面加蓋防逃網。
(2)及時清除殘餌:吃剩的餌料要及時清除掉,防治污染水質。
(3)控制水草的數(shù)量:養(yǎng)殖池內輪葉黑藻和水葫蘆數(shù)量要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定期撈出過多的水草。
以上就是大刺鰍的養(yǎng)殖技術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大刺鰍養(yǎng)殖的內容就講到這里,歡迎閱讀青瓜網其他農業(yè)內容。
推薦閱讀:中華棘鰍的養(yǎng)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