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種植水稻的農民朋友來說,水稻紋枯病還是比較了解的,它是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在水稻苗過度濃密而且苗下部濕度大(水淹過深)、溫度高的情況下極易發(fā)生。那么,要是自己種的水稻得了紋枯病有什么癥狀呢?想預防水稻得這種病需要怎么做?下文小編就給各位詳解下!
一、水稻紋枯病的癥狀
1、最初表現為在水稻苗中下部葉梢上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逐步擴展為灰褐色云紋狀病斑,病斑中部呈現灰白色,潮濕時呈灰綠色,病斑與健康部分呈現黃褐色或褐色。
2、隨著病斑的增多和擴展形成大面積的不規(guī)則病斑,后期嚴重時在病斑上形成大量的白色菌絲,并結成淺黃褐色至暗褐色的形如油菜籽一樣的菌核,使水稻的莖稈變軟,其抗倒伏能力減弱,在高溫高濕、水稻施入氮肥過多的情況下水稻紋枯病發(fā)生特別嚴重,導致成遍死亡。
二、預防水稻紋枯病得做好以下幾點:
1、根據田塊的自身肥力做到科學施肥,特別是前茬是種蔬菜的(在種蔬菜時氮肥施入量比較大)或前茬植物嚴重死亡的(土壤中的肥料殘存量比較多)田塊就要適度減少相應的肥料施入,如果施入含氮有機肥也要減氮肥的施入,同時磷肥也要相應減少。并根據所選擇水稻品種特性調整N、P、K的比例,并結合微量元素的補施,以增強水稻的抗病性(包括水稻整個生長時期的所有需肥量)。
2、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相應的抗病品種(葉片直立型品種)進行栽培。
3、在秧苗管理中要注意鉀肥的增施和秧苗密度的控制,保持秧苗間能通風透氣,葉片有很好的直立性,中秧苗中后期使用20%井岡·枯芽菌多菌靈、苯醚甲環(huán)唑……等藥物及時防治,做到無病秧苗進大田。
4、在大田管理中保持低水位管理,注意追肥中控制氮肥的施入,水稻苗進入分蘗旺期和拔節(jié)期分別使用上述藥物防治,并在拔節(jié)期增施鉀肥,適時曬田,控制土壤濕度和秧苗的分蘗量,保證秧苗中下部能通風透氣,減少水稻紋枯病的發(fā)生。注意施藥時要噴到水稻苗的中下部,盡可能地全面控制病害的發(fā)展。
5、在水稻抽蕙期也要加強紋枯病的防控,病害發(fā)生嚴重的田塊可用75%肟菌·戊唑醇治稻瘟病的藥進行防控。
6、有發(fā)病較嚴重的田塊中的稻草和稻草樁要清除出田塊,集中處理,減少來年的發(fā)病源。
看完本文,大家估計對水稻紋枯病也有一定了解了吧,它是水稻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對水稻的危害比較大,所以還是需要做一些及時的預防。
關于水稻紋枯病的癥狀與預防的內容就講到這里,歡迎閱讀農村網其他農業(yè)內容。
推薦閱讀:香蕉黑星病的發(fā)病癥狀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