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正是玉米緩苗拔節(jié)的關鍵時期,但是近期有農戶反映,玉米地里出現(xiàn)一種害蟲,專門啃食植物的葉片和莖稈,對玉米的生長產生很大的影響。根據(jù)農戶反映的癥狀來看,可能是草地貪夜蛾,也就是農戶們所說的幺蛾子,屬于一種外來入侵的雜食性害蟲,在我國還屬于一種新物種,目前還沒有專門防治的藥劑。所以農戶們也比較頭痛,那么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些玉米幺蛾子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玉米幺蛾子的危害特點
1、吃得多。該蟲害的適宜生存范圍比較廣,它們的取食對象除了玉米外,還有水稻、小麥、大麥、高粱、花生、大豆、番茄、馬鈴薯、洋蔥等80多種口糧作物或經濟作物。它們食量大且成群出現(xiàn),所到之處造成作物滿目瘡痍,導致大幅減產。
2、飛得遠。幺蛾子主要借助風力遠距離定向遷飛為害一方。每晚可飛行100公里以上,如果風向風速適宜,遷飛距離會更長。
3、繁殖強。成蟲壽命可達14-21天,在此期間雌成蟲可以多次交配產卵,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在適合溫度下,蟲卵在2-4天內即可孵化成幼蟲。
4、禍害大。以玉米為例,有關統(tǒng)計顯示,出現(xiàn)幺蛾子蟲的玉米地,普遍減產超過20%以上,情況嚴重者甚至顆粒無收。
二、玉米幺蛾子的防治措施
1、農業(yè)防治
重在通過強化田間管理、施肥澆水、輪作等措施促進健壯生長,提高作物本身的抗蟲、耐蟲能力。設置農業(yè)防治效果或許較低,但對于防治藥物缺少的當下,也是可行的措施之一。
2、化學防治
雖然當前還沒有專門針對此蟲害的特效農藥,但從各地的實際防治效果,化學防治仍然是在多種作物上控制幺蛾子的主要方法。
比如,使用蘇云桿菌、甲維鹽、啶蟲脒等3種效果最好,或者使用多殺菌素、氟氯氰菊酯、順式氯氰菊酯、氟蟲雙酰胺、氯蟲苯甲酰胺、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等殺蟲劑噴灑作物的受害部位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化學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殺蟲劑要適時合理噴施。一般來說,高齡幼蟲會鉆蛀在植物的組織內部,此時噴施藥劑往往效果不明顯,因此需在低齡幼蟲時期及時噴施藥劑。
(2)低齡幼蟲常在夜間取食為害,因此,我們建議最好是在清晨和黃昏進行噴藥防治。
(3)注意輪換和交替使用殺蟲劑,避免頻繁用藥,還應當要控制殺蟲劑的濃度和劑量,以延緩幺蛾子抗藥性的產生。
(4)盡量少用滅多威、甲基對硫磷、硫丹等高毒殺蟲劑,避免引發(fā)藥害,既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還能殺死此蟲害的天敵。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有天敵昆蟲、微生物農藥、昆蟲致病線蟲、昆蟲性信息素等。目前雖已實驗研制出幺蛾子的生物殺蟲劑,但還未形成商業(yè)化的產品。
目前生物防治幺蛾子,主要還是利用天敵昆蟲,比如,短管赤眼蜂、草蛉、瓢蟲、捕食蝽等。
以上就是玉米幺蛾子的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農戶們一旦發(fā)現(xiàn)此類害蟲,一定要及時進行防治,玉米幺蛾子如果防治不當,會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可能還會造成減產,甚至絕收,所以農戶們一定要上心,及早防治,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關于玉米幺蛾子的內容就講到這里,歡迎閱讀青瓜網(wǎng)其他農業(y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