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記者不解,河南省尉氏縣大馬鄉(xiāng)58歲的澡堂女老板張書梅咧著嘴笑道:“就是洗澡。”
“洗福祿”是中國傳統年俗之一,即春節(jié)前男女老少沐浴迎新年,“洗去往日晦氣,祈求來年福祿”。
張書梅的澡堂叫大馬洗浴,位于大馬鄉(xiāng)北側,由350平方米的老式平房組成,有27個洗浴單間,2個大浴池。
臨近春節(jié),農村澡堂生意最紅火的時段到來了。男女老少拖家?guī)Э趤淼皆杼?洗掉一年的風塵,吹干頭發(fā)換上新衣,高高興興把“福祿”帶回家。
自打進入了臘月,張書梅的大馬洗浴就生意興隆起來,早上8時開門營業(yè),直至夜里23時才關門,期間顧客一直絡繹不絕。
“年輕人在外務工了一年,臨近年關全家團聚,一起來澡堂洗洗熱水澡,日子美得很。”張書梅說。
“臘月至,欲返鄉(xiāng)。”在人口大省河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總量已達到2939萬人。每年臘月開始,規(guī)模龐大的農民工從城市回到農村,“洗福祿”成了一年中難見的熱鬧景象。
從臘月二十三到大年三十,是張書梅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時段,期間洗澡甚至要排號。張書梅的澡堂“營業(yè)廳”是一間46平方米的房間,用來收費、換鞋、等候,春節(jié)前200多人排號等著洗澡的景象常常能見到。
25歲的孫振超是大馬鄉(xiāng)店張村人,臘月十六剛從外地打工回來。他說,去年臘月在大馬洗浴“洗福祿”,領到的號牌是126。今年,他開車帶著老婆和2個兒子,特意選在中午人少時來洗澡。
他滿臉笑容地看著正用吹風機吹頭發(fā)的老婆和2個活潑可愛的兒子,滿足地說:“賺錢了,生活更美了。”
說到新變化,張書梅說,為響應政府大氣污染防治的號召,澡堂淘汰了用了6年的煤鍋爐,換成了電鍋爐,一年少燃煤60多噸。
2017年,張書梅花了5萬元買了電鍋爐,盡管投入大,但一算賬省錢省力又環(huán)保。“燒煤要雇兩個燒鍋爐工,每人每天工資100元,換了電鍋爐每月就省了6千元,現在燒水一個按鍵就完事了。”她說。
隨著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動農民家門口就業(yè)增收。目前,河南省累計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100.95萬人,累計帶動就業(yè)594.78萬人。
年復一年的“洗福祿”,寄托著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張書梅眼里,鄉(xiāng)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經營澡堂6年間,她親眼見證了農村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