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襄陽4月12日電(樊志功)“胖嬸,今天到大棚里采摘啥菜?”“多著呢!黃瓜、茄子、芹菜……。”4月11日清晨,湖北省襄陽市東津新區(qū)東津鎮(zhèn)呂寨村一群育齡婦女樂哈哈地走進自家大棚采摘時令蔬菜。“以前,我們村搞露天蔬菜種植,雖然也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但與大棚蔬菜比差了很多。2007年,在村支部和村計生協(xié)帶領下,在“能人”會員扶持下,全村搭建了300個大棚,現(xiàn)在隨著一箱箱時令蔬菜運出去,一疊疊鈔票帶回來,我們真有說不出的高興和感激,是村支部和村計生協(xié)帶我們走上了致富路。”胖嬸劉久菊感慨地說。
近幾年,呂寨村黨支部和村計生協(xié)把扶持的重點傾向困難計生家庭。通過多次市場調查和分析,村支部和村計生協(xié)一方面為困難計生戶提供貸款擔保,另一方面找“富裕”會員籌款,解決建大棚資金問題,全村六戶困難計生家庭獲得了資助。
2007年9月,大棚建成了,成立了種、管、銷專業(yè)合作社。在種植過程中,鎮(zhèn)農技中心技術員定期到現(xiàn)場指導,確保種植質量和效果。劉久菊深有感觸地說:“種大棚要舍得投入,要有科學的種植理念,掌握種植技術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胖嬸劉久菊正忙著采摘茄子、芹菜,我湊到跟前詢問大棚收入咋樣,她笑著說:“收入很可觀,去年種了三個大棚,減去各項開支,凈賺了六萬元,今年還準備擴大再生產,再新建三個大棚,力爭今年家庭純收入再番一番”。胖嬸笑了,笑得是那樣開心,笑聲飄到棚外,回蕩在田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