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公的面子》訂票電話:0371-6565269724小時訂票電話:18790277122客服在線QQ:744388577購票地址:鄭州市經三路東風路平安保險大廈1106(鄭州票務網http://www.zzpiaowu.cn)這樣一部舞臺上少見的文人戲,以三位知識分子的社會議題辯論、哲學對話和一層層揭開的內心面紗,交織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瑣事展開,洋洋灑灑,詼諧流暢。
剛剛在南京完成百場“大業(yè)”的《蔣公的面子》,離鄭州的首演越來越近了,然而這部博得各方盛贊的“神劇”到底神在哪兒呢?
一個有生活趣味的中國故事
作為一部南京大學建校110年的紀念作品,《蔣公的面子》離戲劇的本質很近。記者了解到,該劇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流傳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則逸事。1943年,蔣介石初任中央大學校長,為籠絡人心,準備邀請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共進年夜飯。三人中,有人痛恨蔣之獨裁,卻又因為戰(zhàn)亂之時藏書難保需要蔣的幫助;有人潛心學問不談國事,卻好美食,聽說席上會有難得的好菜便難抑激動;有人支持政府愿意赴宴,卻放不下架子,要拉另外兩人下水。
這樣一部舞臺上少見的文人戲,以三位知識分子的社會議題辯論、哲學對話和一層層揭開的內心面紗,交織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瑣事展開,洋洋灑灑,詼諧流暢。
有觀眾表示,很久沒有看到這么有文化、有生活、有趣味的中國故事,全無搞笑,觀眾卻一直在笑,又笑中帶著憂傷。
《蔣公的面子》門票在線預訂http://www.zzpiaowu.cn/yanchupiaowu/yyh/201310273641.html
令人稱奇的是,這部作品的編劇,出自當時年僅21歲的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本科三年級學生溫方伊之手。她將劇中博古通今的知識分子話語、抗戰(zhàn)期間窮教師的拮據生活,書寫得精準而清晰。劇中人物的對談往往看似信馬由韁,卻又總是被恰到好處地拽回戲的核心。哲學與菜譜齊飛,古籍與麻將共舞,話題的交錯與情節(jié)的起伏,細細鋪墊的劇情,如剝洋蔥般,越到后面,越辛辣刺激,引人笑中帶淚,淚中帶思。
一種云淡風輕式的表演
《蔣公的面子》用一種云淡風輕式的表演,既展現了民國文人窮酸倨傲的一面,又讓人看到他們可愛單純的另一面。在動蕩的大時代面前,個人的那點小心思,顯得如此令人憐惜。無論是吃一碗面,還是保住9箱絕世的古籍,都同樣難。
這部戲并未僅僅止步于“民國”,雖然戲份不多,但劇中同置于舞臺另一側的“文革”場景和劇情,分量同樣四兩撥千斤。三位白發(fā)老者,對于往事爭執(zhí)不休,但已經完全喪失了當年的銳氣與理想,困頓在無家可歸的絕境之中。這無家可歸,不僅僅是實體的“家”之喪失,更多折射出“精神”的無著無落。坐在臺下的觀眾,則通過他們自身的觀看與內心反應,補充了“當下”與戲中兩個時代之間的連接。
據鄭州票務網工作人員介紹,《蔣公的面子》上演至今,已經不僅是南京大學的師生和當地觀眾前往觀劇,而是發(fā)展到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的觀眾慕名前去。導演呂效平說,這樣一部學校里的“學生戲”,之所以火,是“因為它回歸了戲劇藝術,超越了說教,達到了喜劇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