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轉化難,除去專利技術本身價值的因素,專利人自身的行為因素,也會對專利轉化的成功與否產生重要的影響。科易網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以提醒專利人注意。
一、消極應對,守株待兔。
不可否認,有一些專利相當的具有技術含量。但有的專利人對自己的技術自視甚高,不屑于放低姿態(tài)向需求方推介自己的專利;甚至有人認為,自己的技術價值就放在那里,如果真有需求,需求方自然會聯(lián)系上自己的。但事實上,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他人尚不能了解你的技術,轉化只能是一句空話。主動聯(lián)系對口的企業(yè)推介自己的技術,或者通過有效的專利推廣平臺(www.1633.com)推介自己的技術,都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二、盲目自大,自我吹噓。
有些專利人拿自己的專利當寶貝,自認為自己的專利科技含量高,不是國內領先就是世界空白,不賣個上億也要賣個幾千萬,有的甚至還附帶幾張并無什么含量的證書抬高專利的身價。其實就筆者來看,真正的需求方如果看中了一個技術項目,是不會理會這些虛浮的東西,他們往往會從技術的成熟度、成本、市場等方面進行實際的分析。買賣技術,來不了夸張的東西。
三、夢想天上也能掉餡餅。
專利人常常碰到這樣的事情,專利一旦授權,就有很多信件像雪花一樣飛向專利人,大部分都聲稱已有商家看好你的項目、愿意出多少錢購買你的技術,但要求是必須交費幫助對接。不少專利人難以抵擋這"唾手可得"的機會而栽進了騙子的圈套。其實這是一種僥幸心理,專利人首先得對自己的專利技術有一個中肯的判斷,就比較容易確定對方行為的真假了。試想一下,如果需求方都沒和專利人進行深入的溝通,沒有真正去了解一項專利技術,他是從何而來的底氣、敢出一個高價購買你的專利技術(http://tec.k8008.com/)?
四、推廣看名氣不看效果。
雖然現在有更多的專利人認識到專利推廣的重要性,不過在選擇專利推廣平臺的時候,仍然會直觀的以一個平臺本身的名氣去判斷它的好壞。雖然名氣是證明專利推廣平臺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方面。專利人還必須知道某個平臺真正的受眾群體、它的關注度(瀏覽量)究竟有多高,實際效果會怎么樣等,譬如某個專業(yè)領域的產品在一個相關領域的推廣平臺上投放的效果可能會更好……這都是選擇一個專利推廣平臺所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