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5日,總部位于美國的跨國糧商邦吉(Bunge)首席執(zhí)行官阿爾伯特·威瑟爾(Alberto Weisser)在2010年年報中表示,邦吉在中國正在新建第四座油籽壓榨廠,新廠地址位于長江下游的江蘇泰興市。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前往泰興市,泰興發(fā)改委負責投資項目審核的一位官員明確告訴記者,沒有收到來自邦吉公司新建油脂壓榨項目的申請。
威瑟爾是在撒謊嗎?記者從諸多方面收集到的信息顯示,威瑟爾并沒有撒謊,邦吉確實在中國曲線建設了第四座油籽壓榨廠,且投資規(guī)模巨大,達10億元,該廠年加工大豆能力預計達到200萬噸,只不過該工廠并未出現(xiàn)“邦吉”的字號。
消息人士指出,自2008年以來,中國政府即不鼓勵外資企業(yè)新建大豆壓榨工廠,而邦吉此次則是委托中國本土企業(yè)以內資的形式上馬新的大豆壓榨廠,曲線擴張在中國市場的大豆壓榨能力。
振華油脂是“殼公司”?
眾多信號顯示,位于泰興市長江岸邊的泰興振華油脂有限公司(下稱“振華油脂”)就是邦吉在中國的第四座油籽壓榨廠。
昨日,振華油脂辦公樓頂豎著大大的“振華油脂”四個字,接待室的內部通訊錄抬頭也是“振華油脂”,就在記者等待做訪客登記的時候,一位拿著安全帽的外國男性從廠門口匆匆經過,振華油脂接待人員對記者確認,剛過去的外國人是邦吉公司的技術人員。
振華油脂附近一家工廠的人士說,振華油脂其實就是邦吉的公司,而附近一處工地的工人也說振華油脂工廠里有不少外國人,當記者追問是不是美國邦吉公司的工作人員時,上述工人表示不清楚。
今年年初,邦吉在上海財經大學發(fā)布招聘信息,招聘2名營銷助理和1名物流助理,工作地點均為泰興市。值得指出的是,這份招聘信息介紹邦吉在中國只有3家大豆加工企業(yè),分別是位于山東日照的邦基三維油脂有限公司、邦基(南京)糧油有限公司和邦基正大(天津)糧油有限公司。
消息人士透露,振華油脂就是邦吉偷偷在中國新建的第四座大豆加工廠,邦吉以上海一家投資機構的名義新建該工廠,規(guī)避掉外資審查,然后邦吉以租賃經營的名義接手。
如果振華油脂就是邦吉在中國的“殼公司”,這將是邦吉進入中國以來的最大一筆投資。泰興市官方網站信息顯示,振華油脂總投資10億元,一期投資5.8億元,設計每天加工3000噸大豆、2400噸蛋白飼料豆粕和600噸大豆油,年銷售35億元;二期將建設大豆植物油精煉以及大豆附屬產品深加工項目,加工能力將擴大到每天加工大豆6000噸。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以實現(xiàn)年銷售70億元。
邦吉在中國已經建成的三個項目,按照時間順序,邦吉的投資金額顯示出整體上升的態(tài)勢,其中邦基三維油脂有限公司是邦吉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生產企業(yè),成立于2005年4月,總投資為5000萬美元;邦基(南京)糧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總投資4800萬美元;邦基正大(天津)糧油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設立,投資總額9800萬美元,而振華油脂總投資金額達10億元人民幣,約合1.5億美元,將是邦吉在中國最大的投資項目,該項目年處理大豆能力預計達到200萬噸左右。
在泰興官方公布的關于振華油脂的資料中,絲毫沒有邦吉的蹤影,而振華油脂的名義投資方卻發(fā)生了不為人注意的變化。2009年6月,泰興環(huán)境信息網發(fā)布《泰興振華油脂有限公司油脂加工項目環(huán)評一次公示》,當時振華油脂的投資方是一家叫做“上海中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民營企業(yè)”,到2011年1月,振華油脂一期工程竣工開業(yè)時,振華油脂的投資方變成了“鑫惠(上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昨天,記者無法聯(lián)系上上述兩家企業(yè)。
對于邦吉和上述兩家公司之間的關系以及振華油脂是否是邦吉實際控制的“殼公司”,截至記者發(fā)稿,邦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未予回應。
設立“殼公司”回避政策審查?
自2008年以來,發(fā)改委等部門已經多次指出,大豆壓榨業(yè)已屬于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yè),發(fā)改委在2008年公布的《促進大豆加工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國內大豆壓榨能力已經嚴重過剩,2007全國大豆壓榨能力已經達到約7700萬噸,與實際壓榨量約3400萬噸相比,過剩4300萬噸;截至目前,本報記者了解到,中國大豆壓榨能力不減反增,已經達到1億噸。
為了遏制大豆壓榨產能過剩的態(tài)勢,有關部門將大豆壓榨列為外資企業(yè)限制進入的產業(yè),而對于限制類的項目,投資總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需要報國家發(fā)改委核準。2008年發(fā)布的《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外商投資項目管理的通知》要求:“按照《外商投資產業(yè)指導目錄》,總投資(包括增資額)1億美元及以上的鼓勵類、允許類項目和總投資5000萬美元及以上的限制類項目,由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核準項目申請報告。”
發(fā)改委還指出:各級發(fā)展改革部門要從維護經濟安全、合理開發(fā)利用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現(xiàn)壟斷、投資準入、資本項目管理等方面,對外商投資項目進行核準。要堅持外商投資先核準項目,再設立企業(yè)的原則,防止設立空殼公司。
泰興發(fā)改委一位官員對記者表示,自2009年年底以來,泰興已經不批準食用油脂新建項目,如果邦吉以外資企業(yè)的形式申請新建大豆壓榨,通過審核的可能性也不大。理論上,邦吉如果通過中國本土企業(yè)申請新建項目,將可以回避5000萬美元以上的限制類項目需要經過國家發(fā)改委核準的環(huán)節(jié)。
邦吉公開表示看好中國的大豆壓榨市場,也為其在中國上馬第四座大豆壓榨廠做出了注解,在2010年年報中,邦吉公司稱:“對于邦吉的核心產品來說,中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消費市場??焖僭鲩L的消費需求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生豬和肉雞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大量的豆粕。美國農業(yè)部預計2010/2011年度,中國豆粕的消費量將同比增長19%,即增加700萬噸,未來還將持續(xù)增長。未來1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在現(xiàn)有基礎上預計還將增加5700萬噸,這比阿根廷大豆的產量還要多。”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前往泰興市,泰興發(fā)改委負責投資項目審核的一位官員明確告訴記者,沒有收到來自邦吉公司新建油脂壓榨項目的申請。
威瑟爾是在撒謊嗎?記者從諸多方面收集到的信息顯示,威瑟爾并沒有撒謊,邦吉確實在中國曲線建設了第四座油籽壓榨廠,且投資規(guī)模巨大,達10億元,該廠年加工大豆能力預計達到200萬噸,只不過該工廠并未出現(xiàn)“邦吉”的字號。
消息人士指出,自2008年以來,中國政府即不鼓勵外資企業(yè)新建大豆壓榨工廠,而邦吉此次則是委托中國本土企業(yè)以內資的形式上馬新的大豆壓榨廠,曲線擴張在中國市場的大豆壓榨能力。
振華油脂是“殼公司”?
眾多信號顯示,位于泰興市長江岸邊的泰興振華油脂有限公司(下稱“振華油脂”)就是邦吉在中國的第四座油籽壓榨廠。
昨日,振華油脂辦公樓頂豎著大大的“振華油脂”四個字,接待室的內部通訊錄抬頭也是“振華油脂”,就在記者等待做訪客登記的時候,一位拿著安全帽的外國男性從廠門口匆匆經過,振華油脂接待人員對記者確認,剛過去的外國人是邦吉公司的技術人員。
振華油脂附近一家工廠的人士說,振華油脂其實就是邦吉的公司,而附近一處工地的工人也說振華油脂工廠里有不少外國人,當記者追問是不是美國邦吉公司的工作人員時,上述工人表示不清楚。
今年年初,邦吉在上海財經大學發(fā)布招聘信息,招聘2名營銷助理和1名物流助理,工作地點均為泰興市。值得指出的是,這份招聘信息介紹邦吉在中國只有3家大豆加工企業(yè),分別是位于山東日照的邦基三維油脂有限公司、邦基(南京)糧油有限公司和邦基正大(天津)糧油有限公司。
消息人士透露,振華油脂就是邦吉偷偷在中國新建的第四座大豆加工廠,邦吉以上海一家投資機構的名義新建該工廠,規(guī)避掉外資審查,然后邦吉以租賃經營的名義接手。
如果振華油脂就是邦吉在中國的“殼公司”,這將是邦吉進入中國以來的最大一筆投資。泰興市官方網站信息顯示,振華油脂總投資10億元,一期投資5.8億元,設計每天加工3000噸大豆、2400噸蛋白飼料豆粕和600噸大豆油,年銷售35億元;二期將建設大豆植物油精煉以及大豆附屬產品深加工項目,加工能力將擴大到每天加工大豆6000噸。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以實現(xiàn)年銷售70億元。
邦吉在中國已經建成的三個項目,按照時間順序,邦吉的投資金額顯示出整體上升的態(tài)勢,其中邦基三維油脂有限公司是邦吉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生產企業(yè),成立于2005年4月,總投資為5000萬美元;邦基(南京)糧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總投資4800萬美元;邦基正大(天津)糧油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設立,投資總額9800萬美元,而振華油脂總投資金額達10億元人民幣,約合1.5億美元,將是邦吉在中國最大的投資項目,該項目年處理大豆能力預計達到200萬噸左右。
在泰興官方公布的關于振華油脂的資料中,絲毫沒有邦吉的蹤影,而振華油脂的名義投資方卻發(fā)生了不為人注意的變化。2009年6月,泰興環(huán)境信息網發(fā)布《泰興振華油脂有限公司油脂加工項目環(huán)評一次公示》,當時振華油脂的投資方是一家叫做“上海中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民營企業(yè)”,到2011年1月,振華油脂一期工程竣工開業(yè)時,振華油脂的投資方變成了“鑫惠(上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昨天,記者無法聯(lián)系上上述兩家企業(yè)。
對于邦吉和上述兩家公司之間的關系以及振華油脂是否是邦吉實際控制的“殼公司”,截至記者發(fā)稿,邦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未予回應。
設立“殼公司”回避政策審查?
自2008年以來,發(fā)改委等部門已經多次指出,大豆壓榨業(yè)已屬于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yè),發(fā)改委在2008年公布的《促進大豆加工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國內大豆壓榨能力已經嚴重過剩,2007全國大豆壓榨能力已經達到約7700萬噸,與實際壓榨量約3400萬噸相比,過剩4300萬噸;截至目前,本報記者了解到,中國大豆壓榨能力不減反增,已經達到1億噸。
為了遏制大豆壓榨產能過剩的態(tài)勢,有關部門將大豆壓榨列為外資企業(yè)限制進入的產業(yè),而對于限制類的項目,投資總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需要報國家發(fā)改委核準。2008年發(fā)布的《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外商投資項目管理的通知》要求:“按照《外商投資產業(yè)指導目錄》,總投資(包括增資額)1億美元及以上的鼓勵類、允許類項目和總投資5000萬美元及以上的限制類項目,由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核準項目申請報告。”
發(fā)改委還指出:各級發(fā)展改革部門要從維護經濟安全、合理開發(fā)利用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現(xiàn)壟斷、投資準入、資本項目管理等方面,對外商投資項目進行核準。要堅持外商投資先核準項目,再設立企業(yè)的原則,防止設立空殼公司。
泰興發(fā)改委一位官員對記者表示,自2009年年底以來,泰興已經不批準食用油脂新建項目,如果邦吉以外資企業(yè)的形式申請新建大豆壓榨,通過審核的可能性也不大。理論上,邦吉如果通過中國本土企業(yè)申請新建項目,將可以回避5000萬美元以上的限制類項目需要經過國家發(fā)改委核準的環(huán)節(jié)。
邦吉公開表示看好中國的大豆壓榨市場,也為其在中國上馬第四座大豆壓榨廠做出了注解,在2010年年報中,邦吉公司稱:“對于邦吉的核心產品來說,中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消費市場??焖僭鲩L的消費需求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生豬和肉雞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大量的豆粕。美國農業(yè)部預計2010/2011年度,中國豆粕的消費量將同比增長19%,即增加700萬噸,未來還將持續(xù)增長。未來1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在現(xiàn)有基礎上預計還將增加5700萬噸,這比阿根廷大豆的產量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