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稱,2011年阿根廷小麥種植面積料跳增,預期種植面積料較上年增加10-15%,受天氣和國際小麥價格高漲激勵。
綜合媒體5月4日消息,分析師指出,良好的天氣狀況以及國際小麥價格高漲料激勵今年阿根廷小麥種植面積跳增,預期種植面積料較上年增加10-15%。
阿根廷是主要小麥生產國,上一作物年度產量為1500萬噸。其同樣是小麥出口大國,主要銷往鄰國巴西。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作物分析師Esteban Copati稱,近期的降雨和國際小麥價格昂貴提升了播種前景。首批冬小麥種植將在本月稍晚展開。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首席氣象專家Eduardo Sierra表示,2月到4月期間穩(wěn)定的降水令人感到意外,大多數(shù)作物帶土壤含水量充足。大約一半的地區(qū)土壤墑情良好,僅有四分之一的土地仍然過于干燥,他說到。
Sierra稱今年種植面積可能達到500萬公頃左右,較2010-11年度增加約15%。
農業(yè)公司Latirigoyen的分析師Francisco Mariani指出,他預計中部玉米作物帶種植面積增加10-15%料提振整體播種面積。
不過Mariani稱,由于政府限制出口,農戶對能否高價出售作物仍然擔憂,去年潮濕的土壤及穩(wěn)定的單產激勵農戶傾向于小麥和大麥種植。
阿根廷政府密切控制小麥的玉米的出口,只有國內供應有剩余時才允許出口。這些限制激怒了農民,他們認為這導致他們的收入大幅縮減。
在國內谷物交易所,目前小麥約報每噸200美元,較政府聲稱的農戶應得的理論價格便宜55美元左右。該價格是全球小麥價格減去船運成本及小麥的出口關稅后得出的。
Agritrend的分析師Gustavo Lopez表示,他預期當前作物年度種植面積料增加10-15%,至470-490萬公頃。Lopez預計單產持平或高于去年。
Panagriclola的副總裁Ricardo Baccarin認為,小麥的種植面積為470-480萬公頃,農戶將致力于種植高品質小麥,以便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豐厚的回報。
盡管2011-12年度作物前景良好,但農戶仍然擔心出現(xiàn)像2008-09年度那樣的大干旱,且去年拉尼娜現(xiàn)象也造成天氣干燥。
谷物交易所的Sierra稱,下個月氣象專家將能夠說明本季是否會受到拉尼娜或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影響。
二者均會引起太平洋表面氣溫的變化,將影響到全國范圍內的天氣。拉尼娜現(xiàn)象大體上給阿根廷帶來干燥天氣,而厄爾尼諾現(xiàn)象預示著夏季潮濕,且單產增加。
目前,去年的拉尼娜現(xiàn)象仍存在強勁剩余效應,但今年是否再度如此仍不明朗,Sierra說到。
因此目前難以預計9月開始種植大豆和玉米時,阿根廷的天氣狀況。
阿根廷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國,并是第三大大豆出口國和最大的豆油及豆粕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