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珠江流域的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省(區(qū))各地,同步舉辦了禁漁啟動儀式,古老的珠江將首次進入兩個月的禁漁期,人們寄望勞累的珠江可以得到一定的休養(yǎng)生息。
據中新社報道,禁漁的時間是每年的4月1日12時至6月1日12時,今年涉及漁船27693艘,捕撈漁民116711人。
這期間,要求“江中無漁船、水中無漁具、市場無江魚”。在今天的啟動儀式上,各地共放流主要經濟魚類超過600萬尾,以恢復珠江的魚類種群。
這也是2002年長江流域實施春禁后,中國第二個流域性禁漁制度。珠江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橫貫滇、黔、桂、湘、贛、粵六省份,流域面積44萬平方公里,珠江流域的人口超過一億。這一流域的水生生物超過400多種,魚類總數占全國淡水魚類總數的一半以上。
但是,由于水質污染、攔河截壩、過度捕撈等因素,珠江流域的魚群受到嚴重影響,魚類劇減,原本的青、草、鰱、鳙四大魚種消退,外來品種入侵,珠江的生態(tài)面臨困境。漁民能捕到的漁也越來越少。
據《廣州日報》報道,2005年,時任農業(yè)部漁業(yè)局局長李建華就在珠漁委會議上首次提出“珠江需要禁漁”。2007年,珠漁委首次向農業(yè)部上報了“珠江禁漁”方案。但當時農業(yè)部考慮到特困漁民,沒有批準。隨后,珠漁委在調研后于2009年9月正式提出禁漁申請,2010年10月,經國務院同意,農業(yè)部正式頒布禁漁制度,決定從2011年起實施。
據報道,漁民們普遍年齡較大,文化水平較低,若不捕魚,恐難操他業(yè)。對于禁漁期流域漁民的生計問題,農業(yè)部表示,將照常發(fā)放柴油補貼。據《法制日報》報道,肇慶、梧州、貴港等地方政府負責人表示,將向困難漁民發(fā)放臨時補貼。
《廣州日報》走訪了肇慶漁民,漁民們雖支持政府禁漁,但生計仍是困擾他們的問題。而漁民們的子女們,已幾乎無人愿意再繼承祖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