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日韩精品影视|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亚洲AV一本通在线播放|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精品高清线久久dvd

          <var id="nxbdp"><span id="nxbdp"></span></var>
            <var id="nxbdp"><dl id="nxbdp"></dl></var>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yè)技術 » 種植技術 » 正文

            小麥“四病三蟲”的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1-04-01  瀏覽次數(shù):82818
            內容摘要:一、四病 1、小麥白粉病 主要表現(xiàn)為受害葉片形成絨絮狀霉斑。當病葉率達到10%以上時,應及時噴灑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倍液,每畝噴藥液50 千克,如蚜蟲同時發(fā)生,可每畝再加50毫升40%氧化樂果。為防止小麥后期早衰,還可在藥液中每畝加磷酸

             一、四病

              1、小麥白粉病  主要表現(xiàn)為受害葉片形成絨絮狀霉斑。當病葉率達到10%以上時,應及時噴灑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倍液,每畝噴藥液50 千克,如蚜蟲同時發(fā)生,可每畝再加50毫升40%氧化樂果。為防止小麥后期早衰,還可在藥液中每畝加磷酸二氫鉀150克。

              2、小麥銹病  主要是條銹?。ㄓ址Q黃疸),表現(xiàn)為在小麥葉片上形成條狀鮮黃色條斑,當發(fā)現(xiàn)零星病株時,可噴灑20%三唑酮乳油或1000倍液予以防治。

              3、小麥紋枯病  主要表現(xiàn)為葉鞘上出現(xiàn)水漬狀橢圓形云紋斑,病斑擴大重合形成“花稈”,導致莖稈變軟失水枯死或倒伏。防治該病可每畝用5%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0%井岡霉素水劑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8~10克,均對水50~60千克噴霧,或用33%紋霉凈可濕性粉劑 400倍液或50%甲基立枯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40%利菌殺每畝50克,均對水60千克噴霧。

              4、小麥赤霉病  后期如發(fā)病主要表現(xiàn)為穗腐,即在小穗穎殼上出現(xiàn)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后期染病小穗枯死,常呈現(xiàn)“半個穗”,抽穗后尤其是揚花期連續(xù)陰雨易造成該病的流行。預防該病,可于小麥始花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0%多菌靈鹽酸鹽(防霉寶)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60%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每畝噴藥液60~100千克防治,5~7天噴1次。

              二、三蟲

              1、小麥蚜蟲  小麥孕穗期至抽穗期(4月下旬至5月初),麥田飄蟲、蚜繭蜂等天敵較少,應及早噴藥防治,常用藥劑及噴灑濃度為:10%蚍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2.5%高滲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500~4000倍液、或18%高滲氧化樂果乳油 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每畝噴藥液50~60千克。

              2、小麥吸漿蟲  于小麥拔節(jié)期,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對水5千克,噴在20千克干土上,均勻撒在地表,然后鋤地,把毒土混入表土層。也可在抽穗前3~5天,于露水干后撒毒土。

              3、小麥紅蜘蛛  每畝用1.5%樂果粉1.5~2.5千克噴粉,也可摻30~40千克細土撒毒土,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每畝噴藥液75千克,也可用15%噠螨靈乳油2000~3000倍液,或三氯殺螨醇800倍液,每畝噴藥液60~100千克。

            農村網(wǎng)  責任編輯:農村網(wǎng)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小麥“四病三蟲”的防治”
                  原載地址:http://www.elitesmokeshopnj.com/news/20110401/1295.html
                  版權聲明:本網(wǎng)站刊載的資訊由網(wǎng)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wǎng)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wǎng)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wǎng)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wǎng)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詞: 防治 四病三蟲 小麥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
               
              于田县| 红桥区| 固始县| 苏尼特右旗| 甘肃省| 花莲市| 盘锦市| 昌吉市| 博兴县| 磴口县| 天全县| 库尔勒市| 崇阳县| 巴林右旗| 莒南县| 黄梅县| 汝阳县| 长沙市| 兴国县| 连城县| 乃东县| 平顺县| 广饶县| 阿克| 太仓市| 英吉沙县| 綦江县| 永宁县| 淅川县| 鹤壁市| 紫阳县| 吉隆县| 策勒县| 夏邑县| 桃园市| 河池市| 陆川县| 南皮县| 内乡县| 溆浦县|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