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匙定義:茶匙是茶道六君子之一,又稱「茶扒 」形狀像湯匙所以也稱茶匙。
作用
一、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 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后,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wèi)生,故皆使用茶匙。
二、也是分茶工具,一般和茶則配合使用,避免用手直接抓取茶葉,保持茶葉干凈。
茶匙按照材質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金屬材質
金 鶴 柄
由18K金打造,更顯尊貴,在道教中,鶴代表長壽,因此有仙鶴的說法,也是中國吉祥圖案的一種。
銅 合 金
銅合金茶扒意在工藝,加上現代技術打磨后鍛壓電鍍而成,這樣的茶扒不容易褪色。
百 煉 鋼
百煉鋼是中國古代許多寶刀的煉制方法。需要反復燒制和捶打,鍛造的物品沉重,堅硬。
黃 銅
采用黃銅材質的茶扒經過手工反復捶打而成,復古耐用。
純 銅
純銅打造,質感厚重,采用竹子樣式,多一份典雅。
純 銀
銀制茶匙也算常見的一種方法,不容易磨花,并帶有一定的光澤度。
鎏 金
鎏金是古代金屬工藝裝飾技法之一,發(fā)明與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錫 制
一次澆鑄成型,平和柔滑的特性,造型堅毅,純手工打造。
紫 銅
全手工兩面敲打,質感和品質兼?zhèn)?,手感和分量并存,經得住長時間的考驗。
第二類:動物材質
犀 牛 角
犀牛角藥用價值很高,不過,因為堅韌的材質,也被用做工藝品制作,犀牛角茶扒更是珍貴無比。
玳 瑁
玳瑁是一種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也是一種有機寶石,做成的飾品光彩奪目,寶氣華盛。
象 牙
象牙是一種貴重的材料,象牙做的工藝品更是價格高昂。
第三類:木制
沉 香
沉香制作的茶匙,因自身帶有香氣,用作茶匙和茶道異曲同工,甚為少見,十分雅致。
黑 檀 木
黑檀木是世界名貴木材之一,耐腐、耐久性強,是茶扒的常用木材。
紅 酸 枝
紅酸枝也是珍貴名木之一,其木質堅硬、細膩,可沉于水,紅酸枝茶匙無論是觀賞還是實際使用都是不錯的選擇。
黃 楊 木
純手工制作,取材堅硬致密、紋路優(yōu)美的珍貴原木,古樸神韻的手工雕飾,集藝術性和收藏性于一體。
雞 翅 木
雞翅木是屬于比較漂亮的木材,用雞翅木做的茶匙使用且有觀賞價值。
竹 制 兩 用
顧名思義,此款茶匙另一頭細長尖銳,還可以用作茶針,符合現代人方便快捷的特性。
第四類:竹制
茶和竹都是山中清物,茶有醇香流韻之雅,竹有瀟灑臨風之氣,兩者相得益彰,所以竹也是茶匙以及其他茶具的常用選材。能制作茶匙的除了竹子本身,還有竹枝、竹根、竹皮等,還有竹子品種,竹子新舊等制作出來的茶匙都具有不同風味。
茶匙按照形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關于茶匙的形狀也頗多,有改變勺面形狀的,有在勺柄上做雕刻的,有模擬其他物品的,最常見的就是雕刻,雕刻的形狀,一般會和中國文化有一定的淵源,比如說:荷花、竹子等吉祥圖案。
茶匙按照工藝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中國的工藝品技藝繁多,一般具有歷史、文化等意義的更是有收藏價值。比如下圖中乾隆時期的瑪瑙鑲鎏金茶匙,鄧石如銘“盧仝茶歌”木雕茶匙,民國時期的銅錢樣式茶匙、臺灣生漆工藝茶匙等,這里給大家做一個茶匙工藝的鑒賞。
乾隆時期瑪瑙鑲鎏金
將上等瑪瑙作為勺狀,鑲于鎏金曲柄上。鹿首雕工生動,寫實性強。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對茗飲用具的考究登峰造極以保留最佳的品飲功效。此勺完全按照皇家的意旨制作,工藝精湛技巧嫻熟,氣質脫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皇宮茶具。
鄧石如銘“盧仝茶歌”木雕
此款茶匙木雕而成,隨形琢磨,不多斧鑿,意趣天真。其上節(jié)錄“盧仝茶歌”,有金石大家鄧石如名款,此歌寫盡茗茶風味,歷來為愛茶之人傳誦。鄧氏以篆刻書法名世,偶然操刀作此等閑趣小物,精雅中猶不失金石鏗鏘之氣。器物、詩文、刻工可謂三美并列,再伴以佳茗清茶,堪成四絕。
挑選茶匙的方法
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挑選,喜歡什么就挑選什么;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和茶具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挑選;如果注重搭配,可以根據茶則、茶夾、茶針等其他茶具的樣式,進行配套選購;挑選木制或竹制的茶匙,一定要挑選順滑不刮手的(除非是工藝需要),以免在使用中弄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