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濕運輸
種茶苗出土后,分級捆扎,長途運輸時根部浸黃泥漿水。運輸時堆積不要太高,最好在夜間或雨天運輸,邊運輸邊栽培,保持茶苗的新鮮度。雨后初晴或雨天栽培,成活率最高。
二、掘深種淺
根據行距1.5×0.33米的標準,在栽培行開設栽培溝,栽培溝一般深度在0.33米以上,寬度在0.2米以上,有利于保持水土,也有利于茶根深度扎。栽種時掌握茶苗“泥門”與地面平坦,過深不利于生長。
三、下實上松
栽培時,茶苗的根部應根據土壤的理化性狀和干濕度酌情穩(wěn)定,然后剝去表面的松土,澆水后覆蓋茅草、樹葉、稻草等。種植時施用磷鉀肥,肥料不得直接接觸根部,最好與焦泥灰堆積使用。
四、表土回溝
熟地比新開墾地難種活茶苗,因此開種植溝時要把表土翻到溝底,把上面的新土蓋在上面。
五、種足備苗
是否全苗是今后茶園穩(wěn)定高產的前提,每個穴位選擇2~3株健苗,選擇生長偏小的茶苗,采用少量多次施肥的方法,促進速度的生長。
六、栽后管理
種植后,應立即進行定型修剪,以減少葉面蒸發(fā),切割離地面20厘米以上的樹枝,并使用“以苗育苗”的方法進行短穗扦插。當前移栽后,必須做好防旱、防凍、防治各種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