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茯苓種子多少錢一斤
茯苓種子的價格大約在10~15元左右一斤,但因種子的質量、規(guī)格、產(chǎn)地及購買數(shù)量等不同價格差異較大。茯苓為兼性寄生菌,常野生在海拔600~1000米山區(qū)的干燥、向陽山坡上的馬尾松、黃山松、赤松、云南松、黑松等樹種的根際。孢子22~28℃萌發(fā),菌絲18~35℃生長,在25~30℃生長迅速,子實體18~26℃分化生長并能產(chǎn)生孢子,生產(chǎn)上可用椴木、樹蔸及松針栽培,但目前仍以椴木栽培為主。
二、茯苓的選地備料
1、栽培場所:茯苓栽培場所應選擇海拔600~900米的山坡,坡高15~30度,要求背風向陽、土質偏沙、中性和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塊。去除草根、樹根、石頭等垃圾,順坡挖洞,洞深60~80厘米,長度和寬度取決于木段的多少和長度,一般長度為90厘米,洞間距為20~30厘米,周圍開設排水溝。
2、栽培準備:備料于頭年秋冬,砍伐馬尾松,砍后剃枝并依松木大小將樹皮相間縱削3~10條,削面寬3厘米,深入木質部0.5厘米,使松木易于干燥并流出松脂。削好的松木就地架起,使其充分干燥,當松木斷口停止排脂、敲著有清脆響聲時,再鋸成65~80厘米長的木段,置通風透光處備用。約至6月份把木段排入窖內(nèi),每窖排三到段,粗細搭配,分層放置,準備接種。
三、茯苓的接種方法
1、菌絲引:選擇晴天,削尖藏內(nèi)、細木段的上端,將栽培瓶和袋子插入前端,接種后復蓋土壤3厘米。也可以將栽培種子集中在木段上端鋸口,復蓋一層木片和樹葉,復蓋土壤。
2、肉引:根據(jù)木段粗細放置上二下三或上二層,接種時用干凈的刀切開冬種,靈肉面緊貼木段,靈皮朝外,邊切,接種量取決于地區(qū)、氣候等條件。
3、木引:將選定的木段挖出鋸成兩節(jié),接種時將木引和木段接頭即可。接種季節(jié)根據(jù)地區(qū)不同,氣溫高的地區(qū)在4月上旬進行,氣溫低的話可以在5月上旬到6月接種。
四、茯苓的田間管理
1、查窖補缺:茯苓接種后7~10天便可長出白色的茯苓菌絲,應檢查各窖內(nèi)的菌情以便及時補缺。
2、防治白蟻:茯苓接種7~10天后如發(fā)現(xiàn)白蟻應立即用殺白蟻藥噴灑在白蟻身上或蟻路上防治。
3、培土排水:茯苓形成菌核(結苓)后,發(fā)現(xiàn)茯苓露出地面應及時培土,多雨季節(jié)應注意排水。
4、適時采收:茯苓外表呈黃褐色時即可進行采挖,如色黃白則表示未成熟,如發(fā)黑則表明已過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