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蜻蜓冬天去哪兒了
蜻蜓在冬天之前幾乎完成了整個生命周期,蜻蜓的卵放在植物內、枯木內、干土中或落在水面上,這取決于品種。大多數溫帶地區(qū)的蜻蜓品種的卵在產后不孵化,有可能待上數月才孵化幼蟲。這個不孵化的時期被稱為“滯育期”,目的是讓蜻蜓以卵的形式度過冬天。
二、蜻蜓點水是為了什么
蜻蜓點水是雌蜻蜓在產卵。蜻蜓通常在河邊和池塘里的水草上產卵,排卵后在草上孵化的幼蟲被稱為“水蠆”,水蠆要在水里過很長時間的爬行生活,少則1年,多則7、8、10年才能成為蜻蜓成蟲。羽化成蟲后,又短又胖的肚子越來越細,疊在一起的翅膀也逐漸展開,終于變成了像小飛機一樣的蜻蜓,“蜻蜓點水”是蜻蜓生活的自然構成部分——產卵繁殖后代。
三、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
蜻蜓是不完全變態(tài)昆蟲,稚蟲“水蠆”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腸氣管腮呼吸,用非常發(fā)達的臉蓋捕食,一般需要11次以上的蛻皮,2年或以上沿著水草爬出水面,最后蛻皮成蟲。幼蟲可以在水中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和幼蟲都是肉食性的,多吃害蟲。成蟲除了能大量捕食蚊子、蠅外,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際上是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