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在我國種植廣泛,不僅是一種普通的糧食作物,而且具有很好的加工價值,如豆油等大豆副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很多農民也會把希望寄托在大豆上。要實現大豆的經濟價值,通過病害防治來保護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尤為重要。近年來,大豆黑斑病在許多大豆種植區(qū)出現,影響惡劣?,F在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大豆黑斑病。
大豆黑斑病的成因
大豆黑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莖、葉和豆莢。大豆感染該病后,或多或少會出現明顯的病斑。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變部位會逐漸出現黑拳。如果去掉莢果,就會發(fā)現白色的菌絲。
大豆黑斑病的主要病因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天氣因素,如果部分地區(qū)遭遇連續(xù)陰雨天氣,發(fā)生黑斑病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再加上氣溫升高,會導致黑斑病的增加;二是情節(jié)因素。與正常地塊相比,低洼地塊發(fā)生黑斑病的概率和嚴重程度也會增加,特別是在長期降雨天氣的情況下,田間有水,也容易發(fā)生黑斑病。
大豆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1、挑選種子:購買種子時,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購買方式,這樣質量才相對有保障。另外,盡量選擇一些抗性種子品種。如果你留著種子,就不要用病種。
2、作物輪作
針對黑斑病的嚴重發(fā)生,特別是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建議采用輪作留茬種植方式,可有效改良土壤,減少病原菌數量。大豆輪作3年以上再植,不僅黑斑病得到緩解,許多病害也得到緩解。
3、清理病殘
大豆收獲時,要及時清理掉地里的病害殘留,特別是感染黑斑病的地塊,減少田間細菌來源,起到預防作用。
一般來說,大豆黑斑病是大豆制種過程中的常見病,對大豆的產量和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預防是最重要的。農民必須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針對已經發(fā)生的黑斑病,還要對癥下藥。
這些都是大豆黑斑病的含量。歡迎閱讀其他農業(yè)內容。
推薦閱讀:大豆根腐病的成因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