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是我國北方主要栽培果樹之一。我們很多人可能沒吃過,但杏子肯定吃過。在杏的種植過程中,經常出現爛果問題,對杏的產量影響很大。那么杏子爛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預防?讓我們和小編一起看看。
棚子的溫度太高了
杏幼果期棚內溫度超過28℃時℃, 棚內蒸發(fā)量較大,形成水滴。當這些水滴落在幼果表面時,就可能出現爛果現象。
控制方法:為改善棚內光照條件,控制溫濕度,如采用舊棚栽培,應及時清除棚膜表面灰塵,提高棚膜透光率。陰天或雨雪天,應根據日光燈增加日光照射,提高棚內溫度。晴天要注意通風,棚內溫度控制在28度左右。
細菌感染
很多果農認為,在溫室栽培下,沒有風雨和蟲媒病原體,植物就不會有病害。因此,他們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粗心大意,不噴或少噴殺菌劑,造成杏樹病蟲害嚴重,造成果實腐爛。
防治措施:在大棚栽培中,由于通風不如露地,應多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并根據杏樹不同生長期及時噴施。結果表明,在種子萌發(fā)期多次噴施施施氏劑,在花凋謝后噴施甲基托布津,在果實膨大期噴施多菌靈,在新梢生長期噴施代森錳鋅,可有效控制病害。
水果表面有附著物
溫室栽培通風條件差,濕度大。杏花枯萎時,許多花瓣不會枯萎,而是直接附著在果實表面。隨著果實的生長和膨大,花瓣濕潤時會吸收水分,與花瓣接觸的部位長時間處于霉變潮濕狀態(tài),會使果實腐爛。
防治措施:花枯后,清除果樹表面附著物,保持果實表面清潔,減少杏樹爛果。
以上是杏爛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知道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