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普通水稻相比,雜交水稻具有生長能力強、根系發(fā)達、籽粒多等優(yōu)點。是一個經濟價值很高的水稻品種,現(xiàn)在我國大部分水稻品種以雜交水稻為主。那么如何種植雜交水稻獲得高產呢?下面小編為您帶來雜交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發(fā)芽地的選擇
種植前應選擇背風、光照充足、有機質豐富、草少、排灌正常、水分充足的地塊。然后,在田間施用足量的基肥,基肥以分解農家肥為主,配以適量的鈣鉀肥。對土壤進行粉碎整平,并根據種植面積控制土壤水分。然后將種子在陽光下曝曬兩天左右,再用水沖洗,選出枯萎的空種子。種子用多菌靈浸泡一天,洗凈后放入木桶中發(fā)芽。當一半以上的種子是白色時,就可以播種了。
播種管理
播種前,應按田間規(guī)范準備好苗床。苗床建成后,應再次灑水,徹底澆灌土壤。然后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壓入土中,蓋上一層細土。播種后要做好除草工作。除草時不應使用化學除草。根據苗床含水量適當澆水。一般情況下,水稻在整個生育期應澆水4次左右。然后,在移栽前和真葉、心葉生長時,每7天施用一次尿素。
適時移栽
移栽前,首先要做好田間種植準備,注意田間積水,堵塞排水溝,防止水分流失。然后在田間施用碳酸氫銨、過磷酸鈣等肥料,為苗木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當幼苗長到一個半月左右時,要及時移栽。移栽時要注意控制密度。一般來說,農村地區(qū)有專門的密度規(guī)劃工具,可以靈活使用。每叢插秧3株左右,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產量,防止不必要的損失。
現(xiàn)場管理
當水稻秧苗進入轉綠期時,應及時澆轉綠水,但水量不宜過多,少量的水能促進分蘗。應注意控制分蘗數(shù),防止無效分蘗過多,消耗過多營養(yǎng),影響水稻生長。為了控制苗木的生長,只有在有轉白根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控制苗木的目的。移栽種植一周左右后,應及時施尿素一次,施肥一次,并配合澆水。最后,合理使用除草劑,每畝均勻撒布,達到除草效果,最好與追肥配合使用。
以上是雜交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簡要介紹。事實上,雜交水稻的種植方法有哪些與普通水稻相似。究其原因,主要是品種不同,在選擇品種、做好種子消毒和發(fā)芽工作后,可以按照普通水稻的種植方式種植雜交水稻。今天的介紹就到此為止。本文僅供參考。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