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種子,即韭菜的種子,分類為寬葉品種、中寬葉品種、細葉品種和農(nóng)家品種等。韭菜種子呈盾狀,表皮皺紋多而細密,臍部無明顯的凹洼。那么,韭菜種子多久發(fā)芽?提高發(fā)芽率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栽培?
韭菜種子多久發(fā)芽?
韭菜種子較硬,吸水膨脹較慢,為使出苗快,播前要浸種催芽,開始用40℃的溫水浸泡,不斷攪拌,水溫降到30℃以下時,繼續(xù)浸種12小時,再用清水搓洗干凈,攤開晾一會,散去種子表面水分,將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15~20℃,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3~5天后,當大部分種子露出白尖時,即可播種。播種后如果土壤和溫度適宜,韭菜種子的發(fā)芽時間大概一周左右。
提高發(fā)芽率的方法有哪些?
1.選種:無論是袋裝還是散裝種子,都要先曬種2-3天,然后通過篩選,去掉秕粒、霉粒。
2.浸種:浸種應在燙種之前進行。浸種用水量以淹沒種子為限。浸種的溫度保持在20℃左右。為了保溫可在恒溫箱或棉被中保溫浸種,浸種時間為一晝夜。
3.高溫燙種:燙種時將水溫控制在55-60℃,時間控制在20分鐘。為了保持水溫,可在水中插一支溫度計,當水溫低時及時加入熱水。為使種子受熱均勻,要不斷攪動。
4.消毒: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子5分鐘,然后用清水洗凈,可以殺菌消毒。
5.精整苗床:為了保證催出的種子在苗床上順利出苗,要精整苗床?;靥畹臓I養(yǎng)土應及時填入畦中,達到田平土碎,畦邊略高,畦中間平整。同時在播種前澆足底墑。
6.催芽播種:把浸好的種子用清水沖洗后,再用干凈的布包好,放入無油膩的瓦盆或瓦罐內(nèi),用濕布覆蓋后,放在20℃左右的地方催芽。催芽時要經(jīng)常翻動種子,每天用溫水沖洗一遍。洗后甩干再催,一般2-3天后,3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播種要播勻,播后覆蓋2厘米厚的細土。
韭菜種子如何栽培?
播前準備
1、種子處理
(1)浸種:可用于籽直播(春播為主),也可用30—40℃溫水浸種8—12小時,消除雜質(zhì)和癟籽,將種子上的黏液洗凈后催芽(夏、秋播為主)。
(2)催芽:將處理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15—20℃的環(huán)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2次,50%種子露白尖即可播種。
整地施肥:
1、整地:播前土壤深耕20厘米以下,結合施肥,耕后細耙,整平作畦,有條件的地方起高壟栽培,便于排水,也可以平畦栽培。
2、施肥: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撒施優(yōu)質(zhì)熟有機肥5000—6000千克,尿素6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復混肥料。
播種
1、播種時間:在土壤解凍后到秋分可隨時播種,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春季播種為宜,夏季播種宜早不宜遲。
2、播種量:每667平方米需種4—5千克。露地育苗移栽1.5—2千克。
3、播種方法:
播種前,先將畦表面土起出一部分(篩細,以備播種覆土之用),然后淺鋤摟平,先澆一次底水,約3.3厘米深,待水滲下后再澆3.3厘米左右深的水,此叫雙灌底。待水滲下后將種子均勻撒下,爾后覆土1.5厘米左右,次日用齒耙樓平,保持表土既疏松又濕潤,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出土。播后用地膜覆蓋保墑,待有30%以上種子出苗后,及時揭去地膜,以防燒苗,發(fā)現(xiàn)露白倒伏的,要再補些濕潤的土。
韭菜也有采用“干播法”的。干播法即用沒有催芽的干種子直播于苗床。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0厘米,開成寬10厘米,深1.6厘米左右的小淺溝,將種子撒入溝內(nèi),然后用掃帚輕輕地將溝掃平,塌實,隨即澆一遍水,2—3天后再澆一次水,這樣在種子出土前后,要一直保持土壤出于濕潤狀態(tài)。
播后管理
1、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2—3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6—8千克,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進壯苗養(yǎng)根,到定植時要達到壯苗標準。
2、壯苗標準:一般苗齡80—90天,苗高15—20厘米,單株5—6片葉,植株無病蟲,無倒伏現(xiàn)象。
3、除草:出苗后及時人工拔草,清除病殘植株。也可用精喹禾靈,蓋草能等除草劑防除單子葉雜草或在播種后出苗前,用30%除草通乳油每667平方米100—150克,兌水50千克噴灑地面。
定植
1、定植時間:春播苗應在夏至后定植;夏播苗應在大暑前后定植,定植時要錯開高濕季節(jié),因此時不利于定植后韭菜緩苗生長。
2、定植方法:將韭菜起苗,剪掉須根(只留2—3厘米),剪掉葉尖(留葉長10厘米)。在畦內(nèi)按行距18—2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栽苗7—10株,適用于青韭,按行距30—36厘米開溝,溝深16—20厘米,穴距16厘米,每穴栽苗20—30株,適于生產(chǎn)軟化韭菜,栽培深度以不埋住分蘗節(jié)為宜。
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棚室密閉后,保持白天20—24℃,夜間12—14℃,株高10厘米以上時,保持白天16—20℃,超過24℃要放風降溫排濕、相對濕度60%—70%,夜間8—12℃。冬季小拱棚栽培應加強保濕,夜間保持在6℃以上。
2、肥水管理:定植后,通過澆水保苗,很快轉(zhuǎn)入緩苗期,當新根新葉出現(xiàn)時,即可追肥澆水,每畝隨水追施尿素10—15千克,幼苗4葉期,要挖水防徒長,并加強中耕、除草。當長到6葉期開始分蘗時,出現(xiàn)跳根現(xiàn)象(分蘗的根狀莖在原根狀莖的上部),這時可以進行蓋砂、壓土或扶壟培土,以免根系露出土面。當苗高20厘米時,再追肥澆水,以備收割。開始收割后每收割一次,追一次肥,收割后株高長至10厘米時,結合培土,施速效氮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千克,天氣轉(zhuǎn)涼,應停止?jié)菜?,封凍前澆一次凍水?/p>
3、病蟲害防治
(1)防治原則:按照“預治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控制原則。農(nóng)藥施用嚴格執(zhí)行GB4285和GB/T8321的規(guī)定,不得施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農(nóng)藥及其混配農(nóng)藥。
(2)農(nóng)業(yè)防治:加強中耕除草,清潔田園,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抗逆能力。
(3)物理防治:糖酒醋液誘殺成蟲,將糖、酒、醋、水、90%敵百蟲晶體按3:3:1:10:0.5比例制作溶液,每667平方米1—3盒,隨時添加,保持不干,誘殺各種蠅類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