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網(wǎng)時刻難題
一個提供平臺,一個提供商品和自身優(yōu)勢。如果真的能一拍即合,這樣看來很簡單,也很美好。
對于雙匯這樣一個習慣自產自銷的傳統(tǒng)企業(yè)來說,讓其在短時間內認同互聯(lián)網(wǎng),并且成功依傍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變革,并非易事。
最大的問題,來自于思想層面,劉金濤也直言:“內部還有阻力。”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雙匯今年剛好三十年,如果不革命,下一個三十年危機重重。我很憂心。”劉金濤給新金融記者發(fā)來的短信,顯得躊躇滿志。
劉金濤每天的時間被安排得很滿,除了出差,每周還要開幾個內部會議。不忙的時候,他也會在晚上12點以后睡覺,早上7點又會準時出現(xiàn)在公司。“我習慣早上起來洗個澡,讓自己精神一下。”
和其他同級別高管不同,劉金濤是唯一一個從北京空降到雙匯的。他來到雙匯時,正值“瘦肉精”事件爆發(fā)不久。隨后,雙匯痛下決心嚴格整改,加之劉金濤強悍果斷的工作作風,讓雙匯成功度過了那次公關危機。
和其他一步一步從基層提拔起來的高管相比,在雙匯內部,劉金濤顯得有些另類:他曾經是一位作家,也在媒體供過職,最早還當過教師。
在媒體眼中,他被認為是雙匯高管團隊的“鷹派”代表人物,因其直白、敢說,還有網(wǎng)友稱其為“中國最牛副總”。
或許,正是因為他來到雙匯的時間比較晚,加之之前豐富的經歷,讓他更能清楚客觀地看懂這個行業(yè)的趨勢。
“有人僅僅把線上當成一個渠道,這樣想就錯了。”劉金濤說:“這就好比給你一個航空母艦,你卻把它當成了手榴彈。”
互聯(lián)網(wǎng)的能量大到難以估量:僅僅一個雙“11”,天貓就賣了571個億;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已向中國轉移;馬云更是憑借阿里巴巴,成為內地新首富。
這已是個電商充分發(fā)展的時代,雙匯在這個時刻才想起進入,著實算不上眼光超前。
不過,好在現(xiàn)在并不算太晚。畢竟,目前還沒有一個肉企在規(guī)模上能和雙匯一較高下,線上也沒有一個能做得風生水起的肉企品牌。
線上這個市場很大,只是留給雙匯的時間不多了。
一直以來,雙匯的變革都能引領整個行業(yè)的變化。開設連鎖店結束了幾千年以來沿街賣肉的傳統(tǒng)銷售模式,冷鏈環(huán)節(jié)更是實現(xiàn)了從熱鮮肉到冷鮮肉的轉變。對于這一次搬到線上,劉金濤認為“這又是一次革命”。
“再不轉型就很危險了,如果不轉型,可能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變成和富士康一樣的企業(yè)。”劉金濤憂心忡忡:“那個時候,雙匯就會淪為代加工企業(yè),被貼牌后沒人知道雙匯是什么。”
劉金濤對新金融記者表示,今后可能會上線一些線下買不到的產品,品種會很多,但盡量會和線下種類交錯開來。“當然,線上線下也會有同樣的商品。”
雙匯產品要觸網(wǎng),除了傳統(tǒng)觀念需要改變,生產理念也需要重塑。
雙匯絕大多數(shù)肉制品的保質期都在3到6個月左右,在電子商務繁榮之前,人們也一直習慣于這個中規(guī)中矩的保質期。
可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線上產品在經過價格戰(zhàn)之后,又開始比拼誰最新鮮。如今,人們拿到一瓶牛奶,不再會想“能放越久越好”,而是會想“如果兩天之內就能變質該有多好”。新鮮、無添加,這個目前僅是小部分群體的消費理念將成為今后的趨勢。
所以,雙匯如若決心殺入互聯(lián)網(wǎng),或許該考慮一下今后的產品工藝如何轉向了。
除此之外,或許還會產生背后更深層次的難題。
長久以來,雙匯和銀行之間有著良好的合作。一手錢、一手貨的交易方式讓雙匯擁有龐大的現(xiàn)金流。而這筆龐大的現(xiàn)金流,在銀行那里無疑具有強大的誘惑力。
開通線上交易之后,一手錢、一手貨的交易方式會變成貨到付款。即便消費者在收到貨物那一刻就點擊付款,但還是比一手錢、一手貨晚了那么一些:物流配送也需要時間。
由此,線上交易或將沖擊合作銀行的利益,這也是雙匯需要攻克的一個難點。
總之,愿景很美好,擺在面前的難題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