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治療:發(fā)病初期用50%撲海因進行噴霧,每公頃用藥500-750克。2、防治:采取以種植抗病品種和栽培防病為主,輔以藥劑防治的綜合措施,該病為全生育期病害,穗期葉斑和穗腐是防治的關(guān)鍵,同時要加強栽培管理,控制苗期根腐病的關(guān)鍵是麥田不能連作,可與亞麻、馬鈴薯、油菜及豆科植物等作物輪作換茬。
一、小麥根腐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1、治療
發(fā)病初期,用50%撲海因或50%菌核凈進行噴霧,每公頃用藥量為500-750克?;蛴?0%福美雙、75%代森錳鋅進行噴霧,每公頃用藥750-1000克。
2、防治
(1)防治時可以采取以種植抗病品種和栽培防病為主,輔以藥劑防治的方法。該病是全生育期病害,一般穗期葉斑和穗腐是防治的關(guān)鍵。一定要減少田間菌源,降低病菌積累的速度,保護成株功能葉片,這樣可有效防治根腐病。也可以選用抗病良種進行防治,選種時一定要因地制宜選用中抗或高抗品種,避免種植易感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控制苗期根腐病的關(guān)鍵是麥田一定不能連作,可與亞麻、馬鈴薯、油菜及豆科植物等作物進行輪作換茬。同時也要適時早播、淺播,土壤過濕時一定要散墑,過干時一定要鎮(zhèn)壓,提高播種質(zhì)量,一定要給小麥施足基肥,及時追肥和中耕除草,防治苗期地下害蟲。
(3)播種小麥前可以用24%福美雙·三唑醇懸浮種衣劑按藥種比例1:50進行包衣,晾干后再播種,這樣防病的效果會更好。也可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75%衛(wèi)福合劑、58%倍得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2%-0.3%進行拌種,防效可達60%以上。
二、小麥根腐病癥狀
1、發(fā)病時苗期主要是苗腐,造成麥苗大量黃化和死亡,成株可出現(xiàn)“青死”的癥狀。發(fā)病初期成株葉上出現(xiàn)圓形或橢圓形的褐斑,擴大后變成長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褐色大斑,氣候潮濕時,病部就會產(chǎn)生黑色霉狀物,這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葉鞘上病斑會不規(guī)則,形成大型云紋狀淺褐色斑,擴大后整個小穗也會變褐枯死。病小穗不能結(jié)實,就算可以結(jié)實其種子也會帶病。
2、病害初次侵染主要來自病殘組織中的分生孢子,發(fā)病后病菌產(chǎn)生的分生孢子可借助氣流、雨水、輪作、感病種子進行傳播,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若干年。小麥根腐病的流行程度與菌源數(shù)量、栽培管理措施、氣象條件和寄主抗病性等因素有關(guān)。
3、一般栽培措施耕作較隨便、土壤板結(jié)、播種時覆土太厚、春麥區(qū)播種時間太遲、冬麥區(qū)播種過早以及小麥連作、種子帶菌、田間雜草多、地下害蟲危害引起根部損傷等因素都會有利于根腐病發(fā)生。如果麥田缺氧、植株早衰或葉片齡期長,就會導(dǎo)致小麥抗病力下降,這時小麥感染的幾率會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