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短桿大穗產量高的小麥品種有鄭麥618和存麥11。麥種第二年能否種植,取決于小麥種子是否發(fā)霉、是否腐爛、是否被害蟲侵害。在播種前,可以先選用部分小麥種子,找尋一塊空地種植,做發(fā)芽測試,如果發(fā)芽率超過85%,則可以繼續(xù)使用。
一、什么麥種短桿大穗產量高
1、鄭麥618
(1)鄭麥618屬于半冬性小麥,幼苗時期半直立,葉色濃綠,分蘗力較強;成株后,株高76.4cm左右,株型松緊適中,旗葉寬長、上沖,穗下節(jié)較長,穗層整齊;長出的麥穗呈長方形,殼為白色,短芒,白粒,籽粒較為飽滿,半角質。
(2)一畝鄭麥618的穗數(shù)為36.8萬,穗粒數(shù)為35.4粒,千粒重46.4g。
(3)鄭麥618的莖稈彈性較好,抗倒伏能力較強,但是耐倒春寒能力一般;高感葉銹病、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抗條銹病。
(4)鄭麥618在10月上中旬播種,生長周期為229天左右。2014-2015年,試驗田平均畝產量為547kg;2015-2016年,試驗田續(xù)試,平均畝產量為541.6kg;2016-201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量580.6kg。
2、存麥11
(1)存麥11屬于半冬性、中晚熟品種的小麥,幼苗時期半匍匐,葉色深綠,葉片窄長,分蘗力較強;成株后,株高73.8-79.9cm左右,株型較為松散,旗葉上舉,小穗排列緊密,穗層整齊;長出的麥穗呈長方形,殼為白色,長芒,白粒,籽粒飽滿度中等,半角質。
(2)一畝存麥11的穗數(shù)為40.6-41.3萬,穗粒數(shù)為31.7-34.5粒,千粒重46.4-50.4g。
(3)存麥11的莖稈彈性較好,抗倒伏能力較強,并且能忍耐后期高溫,但是耐倒春寒能力一般;中感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4)存麥11在10月8日-10月20日播種(最佳播種時期為10月10日-10月16日),生長周期為229.5-233.9天。2012-2013年,試驗田平均畝產量為495.7kg;2013-2014年,試驗田平均畝產量為589.9kg;2014-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量551.7kg。
二、麥種第二年還能種嗎
1、去年留下的麥種第二年能否種植取決于麥種是否發(fā)霉、麥種是否腐爛、麥種是否有害蟲侵害。
2、小麥在保存過程中,由于呼吸作用會釋放出水分和熱量,上層的麥粒吸收以后膨脹,形成硬塊,導致麥堆的溫度不均勻,發(fā)生溫差,引起結頂現(xiàn);而且大量的水分和熱量散發(fā)出來,有利于霉菌的繁殖,最終導致麥種發(fā)霉。
3、危害小麥種子的害蟲主要是麥蛾、玉米象、大谷盜、赤擬谷盜等;害蟲多了以后,分泌排泄物過多,也會產生大量水分和熱量,加劇麥堆發(fā)霉。
4、如果想要知道是否還能用于種植,可以選用小部分的麥種,找一塊適宜種植小麥的土地,做發(fā)芽測試,如果發(fā)芽率能夠達到85%以上,則可以繼續(x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