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公分合歡樹20公分合歡樹價格
產(chǎn)品品牌:
合歡樹 
產(chǎn)品單價:
300.00元/棵 
最小起訂:
10 棵 
供貨總量:
5411 棵 
發(fā)貨期限:
1 
發(fā)貨城市:
山東 荷澤市 
 15公分合歡樹20公分合歡樹價格育苗方法有營養(yǎng)缽育苗和圃地育苗。
營養(yǎng)缽育苗。常用的營養(yǎng)土有2種:一種是焦泥灰60%-70%、園土20%-30%、垃圾或欄肥9.5%、鈣鎂磷肥0.5%,混拌均勻;另一種是肥沃表土90%、草木灰7%、骨粉1%、腐熟畜肥2%,搗碎拌勻。每杯播種2-3粒經(jīng)過催芽處理的種子,播種后上面蓋些泥灰或細土25px,有條件的再撒上一些松針。把已播種的營養(yǎng)杯排成寬25px、長度不定的畦,畦四周培土與杯等高,以保持水分,約排18萬只/hm2左右,播后1周即發(fā)芽出苗。
圃地育苗。圃地要選背風向陽、土層深厚、沙壤或壤土、排灌溉方便的地方。翻松土壤,鋤碎土塊,做成東西向、寬1m、表面平整的苗床。播種前在畦上先施腐熟人糞尿和鈣鎂磷肥,再蓋上一層細園土。采用寬幅條播或撒播,播種后蓋一層約12.5px厚的細泥灰,然后覆蓋稻草,用水澆濕,保持土壤濕潤。用種量,需移苗栽植的播45-60kg/hm2,不移苗的播30-37.5kg/hm2。播種后7d內(nèi),晴天要噴1-2次水,保持苗床濕潤。幼苗出土后逐步揭除覆蓋物,第一片真葉普遍抽出后全部揭去覆蓋物,并拔除雜草。

移栽管理

合歡密植才能保證主干通直,育苗期要及時修剪側枝,發(fā)現(xiàn)有側枝要趁早用手從枝根部抹去,因為用刀剪削側枝往往不徹底,導致側芽再度萌發(fā)。主干傾斜的小苗,第二年可齊地截干,促生粗壯、通直主干;小苗移栽要在萌芽之前進行,移栽大苗要帶足土球。移植時間宜在春、秋兩季。春季移栽宜在萌芽前,樹液尚未流動時;秋季栽植可在合歡落葉之后至土壤封凍前。同時,要及時澆水、設立支架,以防風吹倒伏。管理上每年應予修剪,調(diào)整樹態(tài),保持其觀賞效果。另外,還要于每年的秋末冬初時節(jié)施入基肥,促使來年生長繁茂,著花更盛。綠化工程栽植時,要去掉側枝葉,僅留主干,以保成活,晚秋時可在樹干周圍開溝施肥1次,保證來年生長肥力充足。

田間管理

定苗、除草及肥水管理
苗期要做好定苗、除草、施肥等工作。當苗高375px左右時要進行定苗,株距15-500px。如果田間雜草過多可進行人工鋤草或化除。定苗后結合灌水追施淡薄有機肥和化肥,加速幼樹生長,也可葉面噴施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8月上旬以前要以施氮肥為主,用純氮225-375 kg/hm2,后期(8月中下旬至9月間)以施用氮、磷、鉀等復混肥為主,用量為600-750kg/hm2,施肥時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不得施“猛肥”,以防肥多“燒苗”。由于合歡不耐水澇,故要在圃田內(nèi)外開挖排水溝,做到能灌能排。若管理適當,當年苗高可達2000px以上。如作城鎮(zhèn)、園區(qū)綠化之用,要分床定植,苗期要及時修剪側枝,保證主干通直。合歡樹,別名:夜門關、刺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針、老虎潦、五加參、俄國參、西伯利亞人參,為落葉喬木。合歡樹有很高的觀賞和醫(yī)療價值。合歡樹也被稱為敏感性植物, 被列為地震觀測的首選樹種。合歡樹喜光、不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干旱、貧瘠,不耐嚴寒,不耐澇。如果有條件,宜選用土層深厚的微酸性壤土種植合歡。在瘠薄的土壤中也能較好地生長。合歡具有根瘤菌,有改良土壤的功效。合歡樹為淺根性植物,萌芽力不強,不耐修剪。合歡樹姿態(tài)美觀葉形雅致,花色艷麗,氣味芳香,既可美化庭院,又可進行地震觀測研究,一舉兩得。
    合歡樹喜歡微潮偏干的土壤環(huán)境。不耐水澇,較耐干旱。在植株定植后的一段時間里,應該做好澆水的管理工作,隨著植株的不斷長大,它的根系可以吸收地下水,這時基本利用自然降雨就可以保證植株的水分需求。其對肥料需求不多,除在定植時為每棵植株穴內(nèi)施入廄肥5000克作為基肥外,幾乎可不再使用其它肥料。合歡樹性喜強光,在隱蔽之處開花較少,保持全日照,但要避免強光暴曬,否則其樹皮容易開裂。它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既耐高溫,也耐嚴寒,在-27℃的條件下也能正常越冬。通常,合歡在我國北方地區(qū)露地越冬時無需防護措施。整形修剪合歡樹幼苗主干常因分梢過低而傾斜不直,為了提高觀賞價值,使主干挺直有適當分枝點,育苗時可合理密植并注意及時修剪側枝,對一年生較弱的苗木或主干傾斜的合歡,可在翌年初春發(fā)芽前,留壯芽一個齊地截干,使之萌發(fā)成粗壯而通直的樹干。每年冬末需要剪去細弱枝、病蟲枝,并對側枝適當修剪調(diào)整,保證樹干端正,樹姿優(yōu)美
栽培年限合歡樹的較佳觀賞時段為自成形后的30年以上。合歡的壽命很長,當有樹勢衰退、不愛開花等現(xiàn)象發(fā)生時,可以考慮更新植株,屆時避免在原地繼續(xù)栽種。合歡樹,別名:夜門關、刺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針、老虎潦、五加參、俄國參、西伯利亞人參,為落葉喬木。合歡樹有很高的觀賞和醫(yī)療價值。合歡樹也被稱為敏感性植物, 被列為地震觀測的首選樹種。合歡樹喜光、不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干旱、貧瘠,不耐嚴寒,不耐澇。如果有條件,宜選用土層深厚的微酸性壤土種植合歡。在瘠薄的土壤中也能較好地生長。合歡具有根瘤菌,有改良土壤的功效。合歡樹為淺根性植物,萌芽力不強,不耐修剪。合歡樹姿態(tài)美觀葉形雅致,花色艷麗,氣味芳香,既可美化庭院,又可進行地震觀測研究,一舉兩得。
    合歡樹喜歡微潮偏干的土壤環(huán)境。不耐水澇,較耐干旱。在植株定植后的一段時間里,應該做好澆水的管理工作,隨著植株的不斷長大,它的根系可以吸收地下水,這時基本利用自然降雨就可以保證植株的水分需求。其對肥料需求不多,除在定植時為每棵植株穴內(nèi)施入廄肥5000克作為基肥外,幾乎可不再使用其它肥料。合歡樹性喜強光,在隱蔽之處開花較少,保持全日照,但要避免強光暴曬,否則其樹皮容易開裂。它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既耐高溫,也耐嚴寒,在-27℃的條件下也能正常越冬。通常,合歡在我國北方地區(qū)露地越冬時無需防護措施。整形修剪合歡樹幼苗主干常因分梢過低而傾斜不直,為了提高觀賞價值,使主干挺直有適當分枝點,育苗時可合理密植并注意及時修剪側枝,對一年生較弱的苗木或主干傾斜的合歡,可在翌年初春發(fā)芽前,留壯芽一個齊地截干,使之萌發(fā)成粗壯而通直的樹干。每年冬末需要剪去細弱枝、病蟲枝,并對側枝適當修剪調(diào)整,保證樹干端正,樹姿優(yōu)美
栽培年限合歡樹的較佳觀賞時段為自成形后的30年以上。合歡的壽命很長,當有樹勢衰退、不愛開花等現(xiàn)象發(fā)生時,可以考慮更新植株,屆時避免在原地繼續(xù)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