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我國西南邊陲的傣族人,有一種獨有的茶飲料,叫做竹筒香茶。飲用它時既能嗅到茶的厚重醇香,還能聞到青竹的香氣,口味獨特,香氣馥郁,給人清新之感。
這種竹筒香茶,是傣家人自己制作的。每年春天采摘茶芽的季節(jié),他們不誤時機地采摘茶芽,放在竹籮里晾曬干后,就從山上砍來剛好生長一年左右的毛竹。然后將這種嫩竹截成竹筒,再將晾干的茶葉裝進竹筒里。裝茶時要裝得實實的。這是制作竹筒香茶的第一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是把裝有茶葉的竹筒放在火塘(灶)架上烘烤,每過四五分鐘翻轉一次竹筒。在烤制時由于青竹散發(fā)水汽,筒內(nèi)茶葉會變濕、變軟,這就需要繼續(xù)裝茶,一直到壓緊滿滿一竹筒時為止。當烘烤的竹筒由青逐漸變得焦黃時,這筒茶就算烤好了。
在飲用時,將竹筒劈開,取出筒狀茶棒,掰下適量竹筒香茶,放入茶杯,再用沸水沖泡,稍稍悶上三五分鐘就可以飲用了。
傣族是個熱情好客的民族,他們有句俗語說:“沒有茶就不成其為禮儀?!边@說明傣家人喜歡喝茶,也常用竹筒香茶來待客。有民謠說這種竹筒香茶是:“喝一口,神清氣爽;喝兩口,滿嘴留香。”可見飲用這種竹筒茶是很耐人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