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壺在茶席中的運用比較靈活。
初事茶者,于細(xì)節(jié)上常常顧此失彼,無法精確衡量茶壺和勻杯的大小,常常做出容量不匹配的搭配。其一是勻杯容量遠(yuǎn)大于茶壺,在沖泡需要降溫的茶品時,借用勻杯冷卻沸水,水溫合適時,用勻杯往茶壺中注水時水用不完,多余的水無處傾瀉,只能作為廢水倒進(jìn)建水;其二是壺容量遠(yuǎn)大于勻杯,茶湯泡好出湯時候,勻杯已滿而壺中茶湯尚未出盡,于是越發(fā)不知所措;再者這種情況冷卻沸水沖茶時,勻杯往茶壺中注水,水用盡而壺不滿,也是很尷尬的事。
這時若采用對壺則可避免上述弊端。一壺作為沖泡器,另外一壺不用壺蓋作為勻杯。兩壺容量一致,相互注水出湯都可恰到好處。但是初學(xué)者卻不建議以此練茶,習(xí)慣了勻杯和壺的一致,更不容易培養(yǎng)對于容量的把握。遽然碰到陌生的茶席茶器,反而容易手足無措。而熟事茶者,一對茶壺在席間翻飛,也是一種有趣的體驗。
對壺的另外一個作用是用于兩種相似茶品的對比。因為對壺首先保證了容量的一致,則比較茶品時只要稱量等重的兩個茶樣,則可以保證茶水比例的一致。其實對壺材料一致,基本避免了茶器對于茶湯影響的偏差。這時雙手同時持壺出湯,保證浸泡時間一致,則基本可以比較客觀地判斷兩種茶品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