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曼峨普洱熟茶條索條索肥大,葉片緊結厚實且顯毫,其湯色呈紅褐色,濃厚且油潤明亮,茶湯飽滿后勁強烈,滋味醇和爽滑,飽滿且香氣持久,甘苦交融,回甘持久,其葉底柔嫩且具有活力。
濃厚,是布朗熟茶突出特征,依托于原料豐富的內質和較高的多酚含量,經過渥堆發(fā)酵以后,茶葉表層受到一定的破壞,內含物容易釋放更加彰顯了布朗熟的濃厚。
不同于生茶淡非薄,濃非厚,熟茶要厚就得濃,因為渥堆發(fā)酵的初衷就是為了降低大葉種茶的收斂性,使其變的更容易入口,讓內含物盡快釋出。這也造成了布朗料發(fā)酵的的一個負面影響,因為內含物豐富,所以發(fā)酵的成熟度要盡量高些,不然發(fā)輕了苦底重,酸澀顯的不足會暴露出來。
耐泡
與其他地方的原料對沖幾次就可得出布朗料耐泡的特點(比較時注意原料嫩度和發(fā)酵度一致),它不只是濃厚還耐泡,一般而言這兩種情況是難以及兼而有之的,葉底有破壞,有時初制時候揉捻重的話也會有濃厚的效果,但不會耐泡,布朗熟卻具備這樣的特質,這正是依托于原料豐富的內含物而言的。
香氣濃郁,濃郁的香氣不一定很高揚,但持久是肯定的,為什么香氣濃郁,因為芳香物質被釋放的多,為什么芳香物質可以釋放的多,因為內含物豐富。
內含物單薄的熟茶香氣可以較高,因為越是單一的香氣越能被嗅覺器官感受,反之越復雜的香氣,涉及的芳香物質越多,嗅覺感受就不靈敏,好比你單獨聞嗅一朵玫瑰和把一堆各色花朵放在一起聞嗅的區(qū)別一樣。
后轉化空間大,生茶熟茶皆可越陳越香,這主要依托于內質,內質豐富且內質不好被轉化的茶后轉化空間越大。
正因為布朗料的內質豐富它在未來被充分發(fā)酵的空間就越大,反之內質單薄則轉化空間堪憂,布朗熟剛發(fā)出來就很厚,未來雖然內質一定的下降,但其轉化空間還是大于其他茶,好比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點需要明晰。
其實,這么多,班章熟、老曼峨熟何以稱之為頂級熟,就是因為內質豐富,并且在其基礎上形成了以上一系列鮮明的特征,就這么簡單!
(本文來源:普洱茶發(fā)酵頻道,作者:小小發(fā)酵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