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兔應具備的條件

1、來源于品種兔的后代。血緣不清的兔及雜種兔往往生產性能不高,只有來自品種兔后代的優(yōu)秀者,才可作為種兔。
2、生產性能好。養(yǎng)兔的主要目的就是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數(shù)量多、質量好的家兔產品,因此,種兔應具有良好的生產性能。
3、適應性強。優(yōu)良種兔應該對周圍環(huán)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并對飼料營養(yǎng)有較高的轉化利用能力。
4、繁殖力高。要使兔群質量普遍提高,種兔必須繁殖力高。
5、遺傳性能穩(wěn)定。種兔本身生產性能好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能將本身的高產性能穩(wěn)定地遺傳給后代。
二、怎樣引進種兔
1、引種前的準備。首先,要對兔產品市場進行調研,了解兔產品的市場行情。其次,要對家兔的特性、飼養(yǎng)管理等有所了解。還要準備好籠舍(兔舍應嚴格消毒并放置15天以上才能放進種兔)、飼料等。再次,對引種場地也要進行考察,選擇信譽好、規(guī)模大、兔群未染過病的種兔場進行引種。


2、引種。理想的引種季節(jié)為春秋兩季,冬季如有保暖條件也可少量引種。初養(yǎng)兔者,引進種兔數(shù)量以8-10組(1公2母或1公3母為1組)為宜。引進的種兔適宜年齡為3-4月齡,體重宜在2公斤以上。健康的種兔應活動自如,反應敏捷;口鼻部濕潤但無鼻涕等分泌物,不流口水;后軀及肛門周圍清潔;被毛潤滑、富光澤,皮膚無外傷、疥癬、無外寄生蟲。
3、運輸。裝兔籠具可用竹木籠、金屬籠和紙板箱,用紙板箱裝兔應在箱側開小洞,每只兔占籠面積以0.05-0.08平方米為宜。將種兔按公母、大小分開裝籠。途中少喂或不喂青菜等青料,飼料、飼草最好由引種場提供。
三、引種后的管理
種兔運至目的地后應及時分開,單籠飼養(yǎng)。先讓其飲水,稍后再喂草料,適量少喂,幾天后增至正常喂量。開始喂的飼料最好從引種場購回,以后再逐漸更換為本場飼料。已有兔的養(yǎng)殖場,應將引進的種兔先隔離飼養(yǎng)15天,確認其健康后再合群飼養(yǎng)。此外,還要給每只種兔建立檔案,為日后選種配種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