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抓早期增重。獺兔被毛毛囊的分化與體重的增長呈正相關。即體重越大,毛囊密度也越大。抓增重是較為有效的,因為毛囊的分化主要在早期,因此應抓好斷奶幼兔的體重增長。長期的生產實踐證明:在3月齡之前實現不間斷生長,對提高商品獺兔被毛的品質、獺兔體重和皮板面積是非常有效的。
3.前促后控。從斷奶到3月齡或3.5月齡應保證獺兔的營養(yǎng)水平,任其自由采食,充分利用其早期生長發(fā)育速度快的特點,挖掘其生長的遺傳潛力,讓幼兔多吃快長。此后要適當控制其生長速度??刂粕L速度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控質法,二是控量法。前促后控的育肥技術不僅可以節(jié)省飼料,降低飼養(yǎng)成本,而且還可以使育肥兔皮張質量好,皮下不會有多余的脂肪和結締組織。
4.公兔去勢。去勢一般選在2.5月齡~3月齡時進行,以刀騸法最為實用。
5.使用高科技產品。在獺兔的育肥期內,除了滿足其能量、蛋白質、纖維素等主要營養(yǎng)成分的需求外,使用高科技產品也是必要的。如稀土元素、腐殖酸添加劑、抗氧化劑、酶制劑、微生態(tài)制劑等,它們對獺兔的健康生長和皮板質量的提高均有一定的效果。

6.環(huán)境控制。溫度最好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濕度控制在55%~65%;飼養(yǎng)密度不應過高,實行小群飼養(yǎng),可使被毛光潔明亮。
7.喂養(yǎng)全價顆粒飼料。要想生產出理想的兔皮,營養(yǎng)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因此最好飼喂全價顆粒飼料。
8.適時出欄。在正常情況下,當兔5月齡、體重達到2.5千克~3千克時即可出欄。淘汰后備兔或種兔,應避開春季的3月~5月和秋季的9月~11月,最好選在冬季淘汰。